- 嚴監管持續 今年以來大額銀行罰單頻現
- 2025年02月15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業內人士分析稱,從目前監管部門開具的罰單看,金融機構合規經營仍然面臨一定的壓力。未來金融機構監管仍將延續從嚴態勢,從而推動金融機構合規經營。
2025年,銀行業合規經營監管依舊“嚴”字當頭,大額、禁業罰單頻現?!蹲C券日報》記者梳理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開信息了解到,今年以來,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各地監管局及監管分局開具多張百萬元及千萬元級別的罰單。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目前監管部門開具的罰單看,金融機構合規經營仍然面臨一定的壓力。未來金融機構監管仍將延續從嚴態勢,從而推動金融機構合規經營。
監管開具多張
大額或禁業罰單
今年以來,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各地監管局及監管分局開具多張百萬元及千萬元罰單,處罰原因多集中在貸款業務違規,如信貸資產風險分類不準確、貸款調查不盡職、向不適格的借款人發放貸款、變相“存貸掛鉤”、沖時點發放貸款虛增存貸款規模等。
具體來看,某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分行被開出目前罰款金額最高的一張罰單,相關罰單信息顯示,該分行存在小微企業劃型不準確、信貸業務不規范經營、資產池業務未納入統一授信管理、跨境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10余條違規事實。由此被處以罰款1680萬元。
某國有大行相關業務部門則因股權投資母基金業務未制定管理制度、未按規定程序選聘金融服務合作機構、理財業務未進行獨立盡職調查與風險評估、理財資金違規投資于高風險金融產品、理財資金違規用于限制性領域、理財資金違規用于歸還本行貸款等多項違規事實,而被罰950萬元。
另外,一批銀行從業者受到禁業處罰,禁業年限在數年至終身不等。從相關違規行為來看,主要涉及授信管理不審慎、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違規發放貸款、內控管理不到位等。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貸款業務是銀行重要的資產業務,也是銀行發揮資金資源配置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由于部分銀行在制度建設、內部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信貸從業人員的合規行為和道德意識有待增強,多重因素造成信貸領域出現較多的違規行為。
部分銀行
個人貸款違規使用問題突出
今年以來,多家城商行、農商行因虛增貸款、虛增存款、以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等而受到處罰。
例如,某農商行副行長因沖時點發放貸款虛增存貸款規模而受到警告處罰,其所在銀行則因貸款五級分類不準確、沖時點發放貸款虛增存貸款規模、員工為客戶墊付貸款資金,而被罰款95萬元。
此外,個人貸款違規使用的情況在一些銀行內部開始變得突出。
濮陽金融監管分局于2月8日公布的一張罰單顯示,某城商行分行存在個人貸款違規流向房地產市場,個人貸款用于償還其他網絡貸款,貸款實際用途與合同約定不符等違規行為。該城商行分行被罰款90萬元,時任支行行長、營業部總經理、原個人貸款服務中心(永續貸中心)負責人均被警告。
另有某村鎮銀行因還款能力調查不審慎,貸款用途與實際用途不一致,貸款資金回流至借款人,該機構及相關負責人分別被處以50萬元罰款、警告。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告訴記者,為完成存貸款規??己酥笜?,部分銀行通過虛構貿易背景、虛增存貸款規模等手段粉飾業績。此外,由于不同貸款業務間存在利差,部分銀行的信貸人員可能默許“借低還高”等違規操作,甚至與中介勾結牟利。暴露出部分銀行貸后管理薄弱,員工行為管理失效,缺乏大數據監測能力,無法有效追蹤貸款資金真實流向,內部審批鏈條存在漏洞等問題。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金融監管仍將延續從嚴態勢,并且這種態勢可能會進一步深化。
“預計監管會重點關注貸款業務、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以及內部制度建設與合規管理等重點領域。包括聚焦貸前調查失職、貸后資金挪用;開發貸違規投放、按揭貸款虛假材料等問題,尤其關注中小銀行房地產貸款風險;強化對員工違規操作和股東不當干預的查處,推動股權結構透明化等?!碧锢x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