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與空調業的雙向適配:替代技術與結構優化并行
- 2025年10月31日來源:中國家電網
提要:銅素有“電氣工業的糧食”之稱,在諸多領域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家電領域中銅消費量最大的品類,空調行業對銅材料的深度依賴,逐漸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議題之一。
銅素有“電氣工業的糧食”之稱,在諸多領域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家電領域中銅消費量最大的品類,空調行業對銅材料的深度依賴,逐漸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議題之一。
當前,全球銅需求正持續攀升,國際銅業協會委托的研究顯示,受傳統行業需求與綠色能源轉型驅動,2020年至2040年全球銅需求將從2830萬噸增長至約4100萬噸,復合年增長率達 1.85%。

盡管全球對銅的需求持續攀升,但銅資源的長期供應前景卻頗為樂觀,據國際銅業協會介紹,這主要得益于兩大關鍵因素:一是原生資源潛力巨大,二是循環利用體系日益成熟。
從原生資源角度來看,全球銅資源儲量極為豐富,勘探潛力巨大。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顯示,全球銅礦儲量約 9.8 億噸,2024年產量2300萬噸,由此計算,全球銅礦儲采比約為42.61年。中國雖然銅礦儲量占全球比重相對較小,但僅國內青藏高原的四大礦區,探明資源量就已超過4700萬噸,預測總資源潛力更是高達1.5億噸。這些資源的穩步開發,為銅的長期穩定供應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循環利用方面,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 “城市礦山” 的開采效率大幅提高。通過先進的拆解、分選技術,如渦流分選,能夠高效地將廢舊銅制品從各類廢棄物中分離出來;再經過熔煉和精煉技術,確保了再生銅的品質與原生銅無異,能夠在所有應用領域實現無縫替代。目前,全球 30% 的銅需求通過回收得以滿足,這不僅極大地減輕了原生銅的開采壓力,還有力地推動了循環經濟的發展,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據國際銅業協會估計,自 1900 年以來全球生產的約5.5億噸銅中,約有三分之二至今仍在有效服役,這些在役和退役后可回收的銅,構成了一座巨大的、持續增長的 “城市礦山”,為銅資源的循環利用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料。

面對全球性的綠色低碳轉型趨勢,空調行業正積極推動技術革新,其路徑主要聚焦于兩個方面:一是探索在特定部件上使用替代材料,二是對現有銅部件進行深度的結構優化,以提升材料利用效率。
在材料替代領域,鋁材的技術替代探索從未停歇,尤其在銅價波動顯著時期,相關討論會周期性升溫。但鋁材在實際應用中仍面臨技術成熟度不足的問題,特別是焊接、連接與密封等關鍵工藝環節,其在高溫高壓環境下的性能穩定性不及銅材,部分關鍵部件的耐久性與耐腐蝕性存在短板,進而導致系統能耗上升、制冷效率下降,還會對空調設備的長期運行可靠性構成潛在風險。因此,在主流市場應用中,卡薩帝、格力、海爾等諸多知名品牌仍堅持采用銅質材料;即便部分品牌曾一度嘗試使用銅包鋁等復合材料,最終也回歸至銅材應用,行業普遍認為銅材在綜合性能方面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是最能滿足空調關鍵部件要求的材料選擇。
另一轉型路徑是通過結構優化深度提升用銅效率。以換熱器管徑為例,其從傳統的 7mm成功縮減至4mm,這一微小改動帶來了多方面顯著效益,不僅減少了制冷劑用量、提升了換熱效率,還實現了部件小型化與防結霜優化,為空調節能與輕量化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這類創新舉措,空調企業在維持產品性能穩定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單臺產品的用銅量,有效緩解了成本與資源帶來的雙重壓力。
當前無論是銅工業的資源保障與循環利用,還是空調企業的結構創新與效率優化,不僅是為應對短期成本壓力,更是在為長期綠色轉型鋪路。行業需要在創新與穩定之間找到平衡,持續推動行業向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