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會議活動>正文內容
          • 實探第十九屆榆林國際煤博會:煤炭行業逐“綠”向“智”
          • 2025年09月15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榆林市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力度,推動煤炭工業轉型升級。目前榆林全市已建成智能化礦井31處、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5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70個,涉及年總產能近4.46億噸。榆林全市智能化煤礦年總產能已達到生產礦井年總產能的78.7%,煤礦智能化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

          “這款組合機器人具有高速、高效、柔性、精準的分揀能力,不僅能自動分辨煤和矸石,還能替代人工完成繁重的揀矸工作。”在山東伯特利工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伯特利”)的展位上,正在演示揀矸工作的智能揀矸揀雜機器人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公司技術總監翟冰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該組合機器人每小時抓取6000次,可抓取粒度600mm的大顆粒物料,最大抓取重量達100公斤,同時維護成本非常低。

          9月13日至15日,第十九屆榆林國際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榆林國際煤博會”)在陜西省榆林市舉行。在能源結構加速調整,“雙碳”目標引領綠色轉型的背景下,榆林國際煤博會成為煤炭產業鏈企業展示逐“綠”向“智”成果的舞臺。

          在政策、技術以及市場需求的催化下,我國煤炭行業正加速邁入無人化智能時代。根據《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煤礦作業機器人涵蓋38種類型,包括巡檢、掘進、支護等細分領域。

          記者在本屆榆林國際煤博會現場感受到,智能機器人在煤炭行業的應用已逐漸走向規模化。

          “這一款產品是井下防爆柴油機的多功能安裝機器人。”特瑪斯派克工業技術(安徽)有限公司售前技術人員陳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主要是用于井下風水管路、瓦斯管路,避免高空作業風險,提高作業效率。

          不僅是在生產環節,在礦山消防等環節也有著智能機器人的身影。

          “現在消防的核心理念是裝備前移、人員后撤,這款滅火機器人可以代替消防人員沖在前線。操作人員可以在一公里以外的地方遠程操作,讓機器人拖拽水帶執行滅火冷卻任務。這也是煤礦智能化的一個體現。”中煤陜西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應急救援中心勤務康宏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興起,逐“綠”向“智”已經成為煤炭行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礦山智能化建設專家委員會編制發布的《煤礦智能化發展藍皮書(2025年)》顯示,五年來,全國開展智能化建設的煤礦由不足200處增加至近千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由494個增加至1806個,超過1.6萬個固定崗位實現無人值守,煤礦智能開采產能占比超過50%。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榆林市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力度,推動煤炭工業轉型升級。目前榆林全市已建成智能化礦井31處、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5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70個,涉及年總產能近4.46億噸。榆林全市智能化煤礦年總產能已達到生產礦井年總產能的78.7%,煤礦智能化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

          陜西陜煤曹家灘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曹家灘礦業”)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據了解,目前,曹家灘礦業已成功構建了一個以智能綜放為核心,以智能快掘為特色,以透明地質、智能安全監測監控等為支撐的“11431”智慧礦山體系。該體系不僅涵蓋了云數據中心、管控平臺等基礎設施,還包括了礦山安全中心、智能監控中心等六大功能板塊,以及一通三防、主運系統等116個子系統的融合聯動。

          曹家灘礦業副總經理韓存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在快掘上通過六代的智能化迭代,實現了采、掘、支、破、運一體化掘進作業,解決了煤礦采掘失衡的問題。

          “作為煤電一體化聯營企業,公司積極推進智慧電廠和智能礦山建設。”陜西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能源”)展位的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公司旗下的涼水井煤礦是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目前已建成投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個,實現24處固定場所“有人巡視、無人值守”工作模式,投運礦用機器人3處,達到了“減人增安提效”的效果。

          據上述工作人員介紹,陜西能源旗下的趙石畔煤電有限公司以5G技術重構智慧電廠通信架構,今年啟動的5G專網建設項目采用SA獨立組網、網絡切片及邊緣計算等核心技術,5G網絡時延低至1毫秒,支持百萬級終端設備連接。預計項目建成后公司將成為陜西省首個實現全廠5G覆蓋的發電企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