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會議活動>正文內容
          • 實探第十七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我國生物產業邁向“質變飛躍”關鍵期
          • 2025年09月08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能造血的稻米,會“檢測大腦”的系統,首臺獲NMPA注冊證的近紅外腦功能熱成像系統……9月4日至9月6日,這些生物領域尖端科技在第十七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集中亮相。本屆大會以“生物科技賦能未來·生物制造重塑世界”為主題展開。

          能造血的稻米,會“檢測大腦”的系統,首臺獲NMPA注冊證的近紅外腦功能熱成像系統……9月4日至9月6日,這些生物領域尖端科技在第十七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以下簡稱“生物產業大會”)集中亮相。本屆大會以“生物科技賦能未來·生物制造重塑世界”為主題展開。

          “生物產業大會是我國生物產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器。”北京科方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屆大會全面呈現生物產業創新趨勢,通過搭建產學研深度對接橋梁,加速技術成果轉化與產業鏈資源整合,有利于鞏固我國生物產業全球領先優勢,助力產業突破核心技術。

          “首創”“首款”

          集中亮相

          在本次大會的展示區,多項“首創”“首款”創新技術與產品亮相,受到關注。

          在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區,一臺體型龐大且設計精密的設備格外引人注目。公司產品經理周子達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這款uMR Jupiter 5T是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款5.0T人體全身磁共振系統,其核心優勢在于顯微鏡級高清成像,賦能全身精準診斷,并能夠無縫聯動基礎研究、臨床科研以及醫學轉化。

          “這款產品目前已在國內上市,并在全國多個醫院得到應用。”周子達說。

          武漢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展示了其最新的“稻米造血”產品。公司科研項目總監董亮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款奧福民 重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是全國首個上市的重組人白蛋白注射液,采用公司全球首創水稻表達技術,無病毒、無感染風險,且不依賴珍貴的血漿來源,可以極大地緩解國內白蛋白注射液進口的壓力。

          在產能方面,董亮亮表示,公司已啟動“奧福民Ⅱ期原液cGMP智能化生產線及其相配套工程設施”,該項目預計2026年建成投產,達產后可年產1200萬瓶奧福民重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并將完全實行無人化、數字化、智能化以及“AI+生物”制造。

          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華大集團的研發機構)牽頭建設的基因組多維解析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多家頂尖機構共同開發的創新技術Stereo-seq V2,近日剛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發布。華大集團華中區總經理陳亮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該技術是全球首創的兼容FFPE樣本(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樣本)的全物種和全轉錄組覆蓋的空間轉錄組技術,攻克了困擾醫學界多年的FFPE樣本分析難題,首次實現在FFPE樣本上同步開展宿主與微生物的全域、高分辨率原位時空轉錄組分析。

          “這將是空間組學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應用的一個里程碑,其影響是深遠且多方面的。”陳亮表示,例如,在腫瘤精準醫療領域,醫生有望通過該技術分析乳腺癌等樣本,識別出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的基因拷貝數變異,從而為個性化治療提供決策依據;對于棘手的感染性疾病,有望直接在組織切片上定位疑難病原體,并評估宿主的免疫反應,為指導精準用藥提供參考。

          腦機接口

          成果轉化與應用落地加速

          除上述成果外,作為融合神經科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多學科的前沿方向,人腦工程領域的技術突破也成為本次大會的亮點。

          在武漢依瑞德醫療設備新技術有限公司展區,一名觀眾正頭戴黑色電帽進行現場演示。公司醫學部負責人堯利書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正在演示的是公司的近紅外腦功能熱成像系統(屬于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它也是中國首臺獲NMPA注冊證的產品,通過近紅外光檢測大腦活動的狀態,再配合公司今年推出的aimQ光學導航系統,醫生通過移動線圈拍,即可快速精準定位腦部治療區域,定位誤差在1毫米以內,比臨床常用的定位帽更精準。

          針對近紅外腦功能熱成像系統的應用情況,堯利書表示:“我們這套系統的數據庫建設目前已有近兩萬例的數據。”

          武漢衷華腦機融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展示了高通量植入式腦機接口系統,公司市場負責人鄭瀚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款侵入式腦機接口系統,是全球首個高通量植入式腦機接口系統。目前通道數已達到65000個,并實現雙向功能:既能高精度采集腦電信號,又能實現實時刺激與全通道編程,形成完整閉環,并且是一次性植入。“與國際上普遍仍處于單向采集階段的產品相比,我們在系統能力上實現了跨越式突破。”鄭瀚說。

          談及應用情況,鄭瀚介紹,目前,該系統已在大動物實驗中累計完成數千例研究,涵蓋運動障礙、抑郁癥、焦慮癥、帕金森病等多種神經系統疾病模型,積累了豐富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數據,為下一步臨床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同濟醫院展示了“智能超聲無創腦機治療系統NeuroTune A1”。“研發團隊基于聚焦超聲非侵入性、穿透力強及空間分辨率高等特性,成功搭建了該系統,目前在治療慢性便秘中的應用已經順利完成了概念驗證及動物模型驗證實驗,正積極籌備臨床研究工作。”同濟醫院現場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生物產業

          從量變積累向質變飛躍

          生物產業是生物經濟的核心載體,它涵蓋生物醫藥、生物制造、生物農業等領域,各領域圍繞生物技術的研發、應用與產業化展開。

          “當前我國生物產業正處于從‘量變積累’向‘質變飛躍’的關鍵期。”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產業在技術儲備、企業培育、市場規模等方面的持續積累已見成效,現階段產業發展重心正逐步轉向核心技術攻堅、產品質量升級與產業鏈韌性提升,標志著我國生物產業正式邁入“以質取勝”的新階段。

          “我國以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等為主要標志的生物技術創新突破,推動以生物醫藥、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農業為主要內涵的生物制造快速增長。而人工智能賦能為生命科技創新與生物制造發展帶來歷史機遇。”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何維表示。

          “下一階段,生物產業或將錨定合成生物學、腦科學等前沿賽道構建核心競爭力。”無錫數字經濟學院執行院長吳琦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