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共生:AIGC與智能制造的協同創新”工程師跨界沙龍成功舉辦
- 2025年07月31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通過聯動豐科世紀孵化器的資源優勢,進一步凝聚多領域、高新技術企業中的工程師力量,助力北京加快探索AIGC賦能智能制造的新路徑,為構建高質量、高效率、高協同的現代制造體系提供堅實支撐。未來,市科協將繼續攜手各行業領軍企業及卓越工程師,持續聚焦前沿技術與產業融合,推動更多“技術+產業”的深度共創,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技術作為前沿突破口,正深刻重塑智能制造的未來圖景。2025年7月30日,以“跨界·共生:AIGC與智能制造的協同創新”為主題的工程師跨界沙龍在豐科世紀孵化器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創新服務中心主辦,豐臺區科學技術協會支持,豐科世紀孵化器與豐科博創(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聯合承辦。豐臺區科協副主席、二級調研員李洪海等領導出席活動,來自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及金融機構人士60余人現場參加。
豐臺區科協副主席、二級調研員李洪海在致辭中指出,北京作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肩負著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使命,而豐臺區作為首都功能拓展的重要區域,正以“倍增追趕、合作發展”為指引,全力打造軌道交通、航天航空、智能裝備等產業集群。此次沙龍的舉辦,正是我們立足區域資源稟賦、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關鍵舉措,也是豐臺區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
沙龍現場,多位行業專家圍繞AIGC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價值與挑戰展開深入交流。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學院副教授李振坤介紹團隊研發的磁疇編程與充磁一體化4D打印設備,該設備成功將制造效率從5小時壓縮至5分鐘,其創新磁控定向增強打印工藝,為人形機器人減重增效提供輕量化高強度結構解決方案。達索系統大中華區渠道技術總監馮升華指出,AIGC正在重構制造業的設計思維和工程方法,推動產品開發從傳統流程向智能生成與協同創新轉變。這種轉變不僅體現在設計端,更將貫穿整個制造流程,包括工藝優化、生產執行、質量控制與供應鏈管理。
聚焦AIGC驅動智能制造深度變革,北京中科麒麟張昊、北京駿開科技高祎萌、寶瓏科技丁力、創想三維郭金凱、浦發銀行北京分行馬煜程五位企業代表,分享了前沿實踐成果。議題涵蓋信息安全創新、圖形學新范式、眼鏡3D數字化全鏈路設計、3D打印工藝革新等核心領域,展示了AIGC在自動化設計、工藝優化、預測維護、流程仿真等環節的全流程革新力量,為企業降本增效開辟新路徑。同時,科技金融“京益求精”方案構建技術與資本協同賦能的產業新生態。
在跨界對話環節,中國地質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徐惠勇副教授、敦睿管理咨詢總經理韓慶華等多位工程師、學者和企業高管從不同視角探討了AIGC與智能制造融合中的關鍵問題。如何跨越技術到工程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培養適應AIGC時代的復合型工程師?如何構建AI工程師與制造工程師之間的協同機制?圍繞這些問題,與會嘉賓展開了深入交流和探討。這場對話不僅激蕩了智慧的火花,更為推動AIGC與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
本次沙龍不僅是一次技術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產業生態的聚合。沙龍現場還設置了桌面級3D打印體驗區進行現場操作與互動交流,加深現場工程師對智能制造落地場景的直觀理解。通過聯動豐科世紀孵化器的資源優勢,進一步凝聚多領域、高新技術企業中的工程師力量,助力北京加快探索AIGC賦能智能制造的新路徑,為構建高質量、高效率、高協同的現代制造體系提供堅實支撐。未來,市科協將繼續攜手各行業領軍企業及卓越工程師,持續聚焦前沿技術與產業融合,推動更多“技術+產業”的深度共創,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