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線下售罄、線上秒空 Labubu何以成全球潮玩頂流?
          • 2025年06月17日來源:工人日報

          提要:朱敏認為,Labubu爆火并非單純的營銷成功,同時也反映了當下全球性的文化趨勢。“Labubu的形象契合了當代年輕人追求個性表達的心理,使其成為帶有情感治愈功能的陪伴物,盲盒模式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隱藏款與限量款的設置,引發了購買和收藏熱潮。與此同時,社交媒體的傳播更使其成為當前全球重要的‘社交貨幣’。”朱敏說。

          近日,記者在北京三里屯泡泡瑪特門店看到,貨架上原價99元的Labubu搪膠毛絨掛件掛上了售罄標識。“現在連線上小程序都秒空,建議您多關注補貨通知。”店員對不斷前來詢問的顧客重復著這句話。伴隨中國潮玩品牌泡泡瑪特旗下核心IP形象Labubu爆火,這樣的場景正在全球上演——泰國曼谷二手市場價格翻漲10倍,韓國首爾門店貼出停售告示……這個擁有尖銳獠牙與邪魅眼神的精靈,正以驚人的速度席卷全球潮玩市場。

          紅遍全球的Labubu,有怎樣的“出圈”密碼?又何以俘獲全球粉絲的心,成為國際潮玩頂流?對此,記者采訪了多位消費者和玩家,尋求答案。

          溢價超20倍,仍一“BU”難求

          “為了搶Labubu的限量款,我提前定了3個鬧鐘,瘋狂刷新,結果還是沒搶到。”生活在鄭州的袁任藝告訴記者,“線下門店凌晨3點就有人排隊,線上搶購又有‘黃牛’,我們‘手搓黨’根本買不到。”

          袁任藝的經歷并非個例。目前,Labubu一級市場處于整體缺貨狀態,二手市場溢價嚴重。記者在潮玩交易平臺千島APP上看到,Labubu與Vans聯名款原價599元,30日交易均價達18761.33元,部分限量款溢價甚至超20倍。

          程序員張宇航的經歷同樣折射出市場的瘋狂。他5月初以320元“跟風”購入Labubu族群中的Mokoko,半個月后以525元在閑魚交易成功,未料5天后得物平臺同款標價已達839元。“我一個路人隨手倒賣都能賺200元,這市場太魔幻了。”張宇航感嘆道。

          拍賣市場上,Labubu天價成交,為其再添一把“火”。6月10日,在永樂2025春季拍賣會上,一款顯示為初代藏品級薄荷色的Labubu最終以108萬元的價格完成競拍,一款全球限量棕色Labubu以82萬元成交。

          從“丑萌”到“社交符號”

          相比初代Labubu的外形,如今的Labubu更能迎合大眾審美,臉和眼睛都更加圓潤、可愛。Labubu的設計師龍家升曾透露,其創作靈感源于北歐森林傳說,“想塑造一個表面‘叛逆’、內心單純的小精靈形象”。這種“邪惡感與軟萌感”的對沖,精準擊中Z世代對個性表達的需求。數據顯示,Labubu相關話題在小紅書瀏覽量超13億次,抖音短視頻播放量突破50億次,年輕用戶不僅曬出擺滿整面墻的收藏柜,還將掛件掛在書包、行李箱上“出街”,這樣的內容在社交平臺上收獲大批流量。

          用戶共創的“改娃文化”更是為熱潮添薪加柴。義烏小商品市場推出“潮玩珠寶改造套件”,包含迷你金飾、碎鉆貼片等,批發價低至50元/套;而獨立工作室推出的“鎏金琺瑯Labubu”等定制款,售價可達數千元至萬元,改造后的款式在二手平臺溢價率超百倍。目前,社交平臺“Labubu改娃”話題瀏覽量近2000萬,愛好者們用充棉、鑲牙、噴繪等方式改造玩偶,有的玩家甚至為其設計“水晶牙套”“寶石肩甲”。泡泡瑪特設計師張宇表示,品牌已注意到這類由用戶生產的內容,未來可能推出“官方改娃套件”,或與頭部改娃師合作限量款,將用戶創意納入產業鏈。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教授朱敏認為,Labubu爆火并非單純的營銷成功,同時也反映了當下全球性的文化趨勢。“Labubu的形象契合了當代年輕人追求個性表達的心理,使其成為帶有情感治愈功能的陪伴物,盲盒模式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隱藏款與限量款的設置,引發了購買和收藏熱潮。與此同時,社交媒體的傳播更使其成為當前全球重要的‘社交貨幣’。”朱敏說。

          將短期熱度轉化為品牌價值

          面對Labubu如此之盛的風頭,資深玩家楊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對于我們老玩家來說,喜歡Labubu是因為它帶有一種‘可愛’與‘不乖’的情緒。2018年雖然它的市場接受度沒有這么高,但價格不會被炒高。而且那會兒覺得擁有Labubu還是很有個性的表現,不像現在,擁有的人多了,反倒覺得有些‘爛大街’了。”

          面對如今價格翻了好多倍的Labubu,袁任藝也表示:“我們‘娃友’一般也不會高價去收購,而是堅信只有自己在官方原價搶到的‘親生娃’才是提供情緒價值的最優解。”

          讓老玩家擔憂的是,在市場火熱的同時,一些影響品牌形象的亂象也隨之而生。有職業黃牛使用外掛軟件監測庫存,雇人排隊掃貨;山寨版“Lafufu”“Lagogo”出現,價格居然也接連攀升……如何避免“曇花一現”,將Labubu的短期熱度轉化為持久的品牌價值,尚需進一步探索。

          對此,朱敏認為,首先,應持續深入挖掘產品文化內涵,保持創新活力,強化互動性和參與性,引入用戶共創機制;其次,通過深度跨界融合推動業態創新,重視新技術、新材料、新場景的應用,在動態創新中延續其生命力;此外,應嚴格品控,避免因質量問題影響品牌聲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品牌自身和消費者權益。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