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新項目不斷落地 外企用真金白銀對中國投下信任票
          • 2025年04月23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在劉向東看來,我國吸收外資平穩向好勢頭在二季度將延續。“盡管近期受外部復雜環境的挑戰,但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完備產業鏈及人力資源優勢持續釋放吸引力,以及簡化外資監管手續、加強促進投資服務、優化投資者生活配套等措施,將增強外資企業深耕中國的信心。”劉向東說。

          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安街17號,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國際氣動和自動化元件研發制造企業SMC研發創新中心項目正處于地基施工階段。

          “這一項目是SMC在海外最大的研發創新中心,是其全球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滿足中國新興產業市場發展需求而設立的研發投資項目。”SMC(中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該項目總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億元,計劃于2026年年底前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

          這是外資新項目持續落地中國的一個縮影。面對風云變幻的世界經濟格局,中國堅持擴大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完善產業鏈、創新鏈,“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已成為越來越多外資企業的共識。他們用真金白銀對中國市場投下信任票。

          新設外資企業增加

          阿斯利康3月宣布擬投資25億美元,以建設其全球第六大研發中心;美敦力在華設立的首個數字化服務創新基地正式落戶;滬亞生物將設立中國總部……多家國際醫藥企業的新項目加速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落地。

          在新項目落地開花的同時,新增外資企業也明顯增長。“一季度,來自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選擇投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注冊成立27家外資企業,同比增長68%。”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務金融局副局長于淼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

          放眼全國,我國新增外資企業數量一季度亦呈增長態勢。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1月至3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2603家,同比增長4.3%;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692.3億元人民幣,3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3.2%。

          “一季度,我國吸收外資平穩向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這主要得益于我國經濟保持韌性,發展預期改善。同時,我國加大穩外資力度,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吸引外資企業在華建設研發中心,進一步穩定外資預期。

          在劉向東看來,我國吸收外資平穩向好勢頭在二季度將延續。“盡管近期受外部復雜環境的挑戰,但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完備產業鏈及人力資源優勢持續釋放吸引力,以及簡化外資監管手續、加強促進投資服務、優化投資者生活配套等措施,將增強外資企業深耕中國的信心。”劉向東說。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站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大樓15層會議室向對面望去,帶有SMC標識的建筑映入眼簾。相隔在兩座建筑之間的一條馬路,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與SMC雙向奔赴的見證。

          “自1994年入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來,SMC中國得到了有關方面巨大的幫助和支持。這讓SMC中國成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回想當年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的情景,上述SMC中國相關負責人感慨萬分,“近年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推動產業升級、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科技創新等方面推出的措施,堅定了我們在這里不斷投資發展的信心。”

          這份信心主要來自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這位負責人坦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日益緊密,再加上這里的人文環境、居住環境不斷完善,上述因素共同推動了區域經濟蓬勃發展。在此過程中,SMC中國受益匪淺,極大地提升了經營運作效率和獲得感。”

          1997年,法國美妝巨頭歐萊雅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如今,中國已成為歐萊雅全球第二大市場。在回顧深耕中國市場的歷程時,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公共事務總裁蘭珍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達了與上述SMC中國相關負責人同樣的感受:“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和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讓我們受益良多,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在中國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蘭珍珍表示:“我們堅信‘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充分看好中國市場無限潛力。今年,歐萊雅將貫徹全球‘美麗躍升計劃’,加大在華投資力度,在創新、社會、人才、生態圈等重點領域投資發力,進一步強化中國市場在集團戰略中的核心地位,為未來積蓄發展新動能。”

          見微知著。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正成為中國市場對外資企業的強大“磁吸力”。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信用監督管理司司長周衛軍表示,2025年,市場監管總局將按照穩外資行動方案的有關要求,推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包括持續推進外商投資便利化、持續規范涉外資企業監管、加大涉外商投資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等。

          完善產業鏈創新鏈

          “隨著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持續推動,特別是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及新能源汽車為引領的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SMC中國在區內將獲得更多上下游合作機會,迎來更多發展機遇。”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上述SMC中國相關負責人充滿期待。

          這份期待得益于不斷完善的產業鏈創新鏈帶來的發展機遇。中國政法大學涉外法治研究院副教授張南表示,我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強大的制造業基礎,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已達80個,規模效應和競爭優勢不斷提升。

          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正加快在中國設立研發創新中心的步伐,在產業鏈和創新鏈方面積極布局。日本汽車制造企業豐田汽車就是其中一例。“豐田汽車正打造更加中國化的研發體系和事業布局。”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豐田汽車將大力支持中國研發的本地化,把中國的電動化和智能化等元素融入豐田汽車車型的開發中,推動智電時代的中國事業,繼而反哺全球市場。

          歐萊雅也在行動。蘭珍珍透露,歐萊雅首家自建智能運營中心去年已在蘇州投入運營,旨在提升供應鏈的靈活性和能力。此外,歐萊雅(中國)成立兩大全新投資基金,致力于支持中國美妝新勢力品牌及相關行業企業,在中國乃至全球蓬勃發展。

          劉向東說,中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具備高素質人才、產業鏈配套與首發應用場景優勢的疊加效應以及本土企業能力的提升,這些因素促使外資企業加緊在華投資設立研發創新中心,以保持中國的市場份額和分享中國經濟升級發展帶來的機遇。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