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尋求“破局之道” 實體書店在不斷嘗試
          • 2024年12月24日來源:工人日報

          提要:當慢節奏的閱讀逐漸被快節奏的生活擠壓,加之網絡營銷方式的沖擊,實體書店如何破解經營難題?走訪北京多家線下實體書店,記者發現,為尋求“破局之道”,一些實體書店在不斷探索經營新業態。

          創新線下活動、打造文旅地標、提高書目質量……

          尋求“破局之道”,實體書店在不斷嘗試

          “我們學歷史一定不是單純學習過去發生了什么,而是為我們更好認識現在的社會提供一個視角……”熙攘的商場里,一場小型學術分享活動在書店里悄然開展。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雷頤和歷史作家李禮正在就清末歷史展開學術交流,吸引不少感興趣的讀者圍坐聽講。

          這是近日發生在北京市朝陽區的中信書店合生匯店里的一幕。創新舉辦線下交流活動、結合城市文化打造文旅地標、精選優質書目營造閱讀氛圍……如今,實體書店正通過多種方式吸引讀者走進書店。

          當慢節奏的閱讀逐漸被快節奏的生活擠壓,加之網絡營銷方式的沖擊,實體書店如何破解經營難題?走訪北京多家線下實體書店,記者發現,為尋求“破局之道”,一些實體書店在不斷探索經營新業態。

          創造線下活動新空間

          “我們舉辦一些學術分享活動,吸引更多讀者走進書店。”在近日舉行的分享會現場,中信書店合生匯店的店員告訴記者。

          圖書快閃、詩歌分享會……店員告訴記者,類似的線下活動還有很多。“商場里年輕人比較多,周末舉辦活動的時候,書店的客流量也會明顯增加。”

          實體書店利用線下空間提供了更多沉浸式體驗的可能性。就在幾天前,為期一個月的2024北京“書饕節”圓滿收官,北京圖書大廈、王府井書店等四大書城和特色門店聯動開展,吸引了45.4萬名市民讀者參加。記者在現場看到,“書饕節”打造了多場書店市集,不僅提供了各類圖書,還有不少文創產品、主題特色印章,讀者可以打卡集章,增加了互動體驗,打造在書店逛市集的新時尚。

          還有書店為讀者和作者搭建了連接的橋梁,增強社群屬性。雍和書庭是一家簽名本主題書店,由作者提供親簽本給書店并定期在書店舉行新書發布分享以及簽名活動,書店通過微信群將有需求的讀者聚集起來。“我們店90%的書都是親簽本,也是為了與電商平臺進行差異化的銷售。”雍和書庭的店員告訴記者。

          打造城市文旅新地標

          如今,打卡文旅地標成為城市旅游的新風潮。一批書店也將當地文化特色與書店相結合,打造地標式景觀,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前來“打卡”。

          在北京鬧中取靜的爛縵胡同,不少讀者坐在宣南書店的閱讀區安靜閱讀。“書店和北京傳統文化結合得特別好,我推薦了好多朋友過去。”一位家住附近的北京市民告訴記者,這家書店保留了自己小時候對北京四合院的記憶。

          胡同里的宣南書店,四處可見字畫、曲藝樂器、舊照片等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的元素。“我們還保留了傳統四合院的所有屋脊和梁,在這個基礎上做了一些加固處理,無論是外形還是內部陳設都在打造這樣一種文化氛圍。”宣南書店店長王女士介紹。

          坐落在阜景歷史文化街中點的正陽書局,見證百年風雨的轉塔胡同與星斗垂肩的萬松老人塔共同構成了獨具老北京特色的書店景觀。萬松老人塔下,一位從上海來的游客告訴記者:“書店讓我很驚喜,有非常多北京特色的書,能感受到濃厚的老北京文化氣息。”

          PAGEONE書店是眾多社交平臺上的“老牌網紅”。在PAGEONE北京坊店,站在店內180度的觀景落地窗前,讀者能看到完整恢宏的正陽門箭樓,感受老北京胡同的古樸風韻。錯落有致的灰瓦屋頂、斑駁陸離的磚墻和店內溫馨明亮的圖書文創陳列,共同構成了獨具北京文化特色的書店景觀。

          “我們邀請了國內著名建筑師設計,將老北京一步一景的街巷理念融入書店空間內。”PAGEONE書店市場部負責人劉迪介紹。

          書目質量仍是生存之本

          “書店最吸引我的肯定還是圖書的質量。”讀者小成表示,去書店主要還是為了看書,自己更喜歡藏書種類多、書目質量好的書店。

          “雖然我們目前的營收較為多元,但是其中跟圖書和內容生產有關的板塊仍然是主營業務,占到50%以上。”劉迪告訴記者,“書店一直非常注重優質書目的選擇,堅持在具有品牌特色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和引入有深度、有影響力的原版書、藝術設計類圖書等,涵蓋不同領域和主題。”

          “當前社會轉型期人們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人們閱讀實體書的時間和精力不足,加之電商平臺的沖擊,實體書店面臨很大的挑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孫利軍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實體書店必須探索多樣化的經營方式,尋求“破局之道”。

          孫利軍表示,面對各種網絡營銷方式的沖擊,書店除了展示和零售書目,也可以發揮自身“連接者”的功能,在讀者和作者、出版者之間建立聯系,以書店為據點建立線下的社交網絡。“同時,在快節奏的社會,書店更應當吸引大家靜下心來讀書、營造閱讀的文化氛圍。書店要根據讀者的需求選書,讓更多人能夠接受閱讀、發現閱讀的樂趣。”孫利軍說。(本報記者 秦亦姝 周子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