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央企實現增加值5.2萬億元——穩的基礎在夯實 進的態勢在鞏固
- 2025年07月21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中央企業必須把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努力開啟增長的‘第二曲線’,加快實現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的‘智慧型增長’。”張玉卓強調,下半年,中央企業要在供給提檔、轉化提速、產業提質、改革提效上下更大功夫,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全面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有力有效應變局、穩大局、開新局。
今年以來,中央企業承壓前行,經濟運行總體平穩。1月份至6月份,中央企業實現增加值5.2萬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保持在較高水平,發售電量、原油產量、航空運輸周轉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均穩步提升,有效發揮國民經濟頂梁柱、壓艙石作用。
“我們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以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助推經濟持續向好和社會大局穩定。”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在近日舉辦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上強調,當前,盡管面臨一些客觀困難,但也要看到,好的因素在累積、穩的基礎在夯實、進的態勢在鞏固。
中國商飛實現國產客機出海新突破,中國一汽、東風公司、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合計增長超過20%……上半年,中央企業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這背后是清單化落實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115家啟航企業加快打造創新型企業,未來產業483項技術攻關取得積極進展。
面對復雜嚴峻形勢,中央企業堅持穩中求進,以新動能的有效培育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協同發力。上半年,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專項行動有力實施,累計布局超過800個應用場景,中國移動“九天”、中國電信“星辰”、中國聯通“元景”等通用大模型已具備復雜推理和多模態能力,國家能源集團“擎源”、中國中車集團“斫輪”等重點行業大模型落地應用。數字化轉型行動試點企業任務完成進展超過75%,打造智能工廠超1800個。中國華能牽頭推進大規模全流程碳捕集封存與利用示范工程,中廣核加快實施百萬千瓦光熱儲一體化項目,中國建材低碳水泥實現碳減排30%。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國資監管導向鮮明——持續推進研發費用增量視同利潤加回,推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投向承擔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等任務企業。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鏈條、體系化向前推進,支撐重點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有效提升。1月份至6月份,中央企業研發經費投入4139.8億元,研發投入強度為2.26%,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協同創新力度進一步加大,23個創新聯合體有序運行,成果應用拓展工程首批50個項目整體國產化率從51%提升至77%。
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正處在船到中流、不進則退的關鍵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工作已經破局起勢但尚未全面成勢,量變到質變尚需努力。
“中央企業必須把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努力開啟增長的‘第二曲線’,加快實現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的‘智慧型增長’。”張玉卓強調,下半年,中央企業要在供給提檔、轉化提速、產業提質、改革提效上下更大功夫,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全面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有力有效應變局、穩大局、開新局。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要著力提升原創性引領性技術供給能力,持續優化科研組織,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主導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要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大力推進中試驗證和應用迭代,持續推動健全標準和優化服務,形成“創新—產業—創新”的良性循環。要持續推進重點產業提質升級,強化雙輪驅動提升產業位勢,傳統產業“向新圖強”,新興產業“以新求進”,突出互利共贏涵養產業生態,推動產業體系不斷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方向躍遷。要以高效能改革推動構建新型生產關系,著力提升資源配置、管理運營、激勵約束、監督服務等方面效能,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營造有利于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良好環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