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科技>正文內容
          • 人形機器人公司加快融資及上市步伐
          • 2025年07月21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與場景落地瓶頸還有待突破,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沒有成功的模板可以參照,從技術到產品,再到落地應用,均需要經歷摸索的過程,主要的思路是通過強化攻關、開放場景、補強企業生態,加速人形機器人從展示向應用躍遷。”

          中國招標投標公共平臺7月18日信息顯示,優必選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9051.15萬元設備采購項目。據悉,這是優必選目前中標金額最大的采購訂單。

          與此同時,7月7日,星動紀元宣布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7月8日,云深處宣布完成近5億元新一輪融資,它石智航完成1.22億美元天使+輪融資,小雨智造完成約1億元A++輪融資;7月9日,星海圖宣布接連完成A4輪及A5輪戰略融資,兩輪合計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7月15日,智元機器人透露于近日獲得正大集團旗下正大機器人的戰略投資……僅7月以來,人形機器人賽道便發生多起投融資事件。

          資本持續涌入,不少頭部人形機器人公司獲得大額訂單,產業何時能夠實現整體商業化爆發,值得關注。

          資本熱切涌入

          據IT桔子數據,今年上半年,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共發生77起投融資事件,包括了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銀河通用、千尋智能、逐際動力、眾擎機器人等一眾知名公司,這超過了去年全年的67起。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6月份完成C輪融資的宇樹科技。這筆2024年底啟動交割的融資,吸引了中國移動旗下基金、騰訊、錦秋基金、阿里、螞蟻、吉利資本等一眾知名機構的入局,成為投資人最后的上車機會。僅一個月后,宇樹科技便宣布啟動上市輔導。

          至此,2016年創立的宇樹科技已完成9輪融資,在紅杉中國、騰訊、阿里、螞蟻、美團龍珠、深創投、中關村科學城、上海科創基金、經緯創投、祥峰投資、源碼資本、順為資本、北京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等助推下,其上市前的估值達到120億元。

          智元機器人同樣受到熱切追捧。智元機器人于近日獲得了正大集團旗下正大機器人的戰略投資。正大機器人將助力智元機器人在生命科技、新零售、新消費、康養服務等垂直領域進行全場景業務的探索開發。此前,智元機器人已獲得騰訊、京東、比亞迪、上汽、北汽、TCL等多家產業資本投資。

          多重因素催化

          資本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熱情,離不開各類標志性事件的發生與政策的持續加持。

          今年1月6日,智元機器人量產的第1000臺通用具身機器人下線;1月17日,樂聚機器人舉辦第100臺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交付儀式;2月,宇樹科技產品亮相春晚后,在其京東官方旗艦店上架了兩款人形機器人產品,首批產品很快售罄……種種數字讓人形機器人逐漸從一個概念變成了可以預見的產業。

          一些傳統制造領域巨頭的下場,也增添了資本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信心。例如,廣汽集團稱公司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是行業首創可變輪足構型具身智能機器人,計劃2025年實現自研零部件批量生產;2026年實現整機小批量生產,并逐步擴展至大規模量產。

          引爆一級市場投融資熱情,少不了二級市場的火熱行情。7月8日,科創板公司上緯新材宣布,智元機器人旗下的持股平臺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動人上海致遠新創科技設備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將通過“協議轉讓+主動要約”方式收購公司控制權。7月9日復牌以來,上緯新材已連續多個交易日“20cm”漲停。

          不少人形機器人公司上市進程也顯著提速。除了宣布啟動上市輔導的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在入主上市公司之余將繼續按照既定目標沖擊港股IPO。此外,極智嘉7月9日登陸港交所,樂動機器人、仙工智能、臥安機器人、云跡科技等也擬在今年赴港上市。

          從政策方面來看,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也于今年紛紛出臺對具身智能的相應支持政策。

          處在商業化爆發前夕

          判斷這場資本盛宴能持續多久的,則是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前景。

          “我們預判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處于商業化爆發前夜。”夏廈精密總經理夏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首先,頭部廠商如特斯拉、比亞迪等加速布局,推動核心零部件需求激增。其次,人口老齡化加速,以及制造業‘危險、骯臟、枯燥’崗位的勞動力缺口,將催生人形機器人的規模化需求。再次,技術突破與成本下降的拐點正在臨近,技術突破推動人形機器人成本從10萬美元向2萬美元下探,商業化門檻將顯著降低。”

          產業爆發的信號已然顯現。優必選自今年3月人形機器人天工行者發布后在手訂單已達百臺,剛剛又中標近億元訂單;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日前中標1.24億元人形機器人訂單;樂聚機器人預計全年人形機器人總交付量將進入千臺級別;松延動力總訂單規模已超2500臺,總合同額超過1億元……

          在人形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要冷靜看待、耐心等待。

          7月1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表示,目前行業處在相對早期階段,大家可以多給一些耐心。未來3到5年,人形機器人應用會越來越快,當下已經有一些應用場景,國內外不少公司人形機器人出貨量都有明顯增長,服務業、家用、工業場景、危險場景救援救災場景都有推進,但“大規模應用、大規模推廣,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與場景落地瓶頸還有待突破,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沒有成功的模板可以參照,從技術到產品,再到落地應用,均需要經歷摸索的過程,主要的思路是通過強化攻關、開放場景、補強企業生態,加速人形機器人從展示向應用躍遷。”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