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元慶:芯片短缺將持續12-18個月,聯想堅決不造車
- 2021年05月28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對于業界轟轟烈烈的造車計劃,楊元慶表態稱,“肯定不造車,比華為還堅決。”他稱,聯想的精力和資源有限的,要放在明確的賽道上。
“肯定不造車,比華為還堅決。”
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推動了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需求,全球PC市場沒有發生此前行業預估的衰減,反而實現新一輪增長。5月27日,聯想集團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2020/21財年第四財季及全年業績顯示,全年整體營業額同比增長19.8%至4116億人民幣;稅前利潤120億人民幣,凈利潤近8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均超過70%。
其中,第四財季營業額達106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8%,創下近十年最快增速。該季度稅前利潤25.8億人民幣,凈利潤17.6億人民幣,分別達到了上一財年同期的5倍和6倍。
“一年前的此時此刻我們正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今日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當時,聯想曾一度面臨工廠和園區延期開工、生產停滯、相對經營成本提升、用戶需求延緩等諸多挑戰,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也對記者說,中國PC市場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寒冬,這在自己20多年職業生涯中從未遇到過。上個財年的第四財季,受疫情嚴重影響,聯想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下滑10%和64%。此前太平洋證券在報告中稱,聯想集團的風險包括PC市場競爭加劇、手機業務進展不及預期以及方案服務落地不及預期等。
但疫情催化了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新商業機會, 從聯想的核心主業來看,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去年財年的營業額為368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0%,第四季度營業額超84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超46%。細分而言,其中輕薄本增長118.5%、游戲PC增長76.9%、Chromebook實現369%的同比增長、平板電腦銷量同比增速達157%。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今日透露,2020/21財年聯想中國市場的PC銷量和銷售額市場份額達到38.6%和41.6%,IDC數據顯示,第四財季聯想消費平板電腦收入同比增長2169%,商用平板電腦收入同比增長312%。
相比快速增長的PC業務,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業務在20/21財年經歷了一系列變化。對于這一業務,聯想把追求盈利而非增長放在優先級。其中在第一財季,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導致市場需求疲軟,以及貨運和物流成本大幅上漲,該業務的毛利率較低。疫情影響下,手機業務逐步復蘇,在第三財季實現了自疫情以來首次盈利,到第四財季,該業務營業額同比增長86%,稅前利潤達到聯想并購摩托羅拉移動以來的新高,為1.4億人民幣。
此外,數據中心業務營業額年同比增長32%,利潤率同比改善了4.4個百分點,第四季度中國增幅為53.4%。
過去一個財年,聯想所有產品中利潤率最高的是軟件與服務業務,總體營業額為330億人民幣,占到聯想集團總體營業額的8%,同比增長39%,是聯想整體營業額增速的2倍。
不過,在業績快速增長的背后,后疫情時代PC市場未來還有多少增長空間?這樣增長勢頭在下個財年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楊元慶對記者說,他在過去無數個季度都面對關于“PC增長是否可持續”的提問。
他認為,PC增長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疫情所引起的,疫情只是開了個頭,它改變了工作生活方式,人們對于PC、平板的依賴更高,從過去一家一臺電腦到將來成為人手一臺的工具,尤其是在新興市場,過去業界認為新興市場會跳過PC直接進入手機移動互聯網,但現在來看手機是信息消費的工具,PC平板是生產力的工具,用戶使用PC的時間翻倍,PC更新換代的頻率也在越來越快。
他預計,今年全球個人計算機市場銷量保守估計約在3.3億臺,樂觀估計到3.5億臺,其中聯想PC未來將至少是雙位數的增長。
此前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預測分析認為,今年PC市場的出貨量將達到3.57億臺,增長18.1%,較上一次預測的1.6%提升了超過11倍,企業級、教育和消費者三個細分市場面臨超出預期的需求。
不過強勁的需求也導致了整個行業面臨供應鏈的短缺問題。對聯想而言,包括芯片等在內的PC組件的持續缺貨帶來供應的壓力不小。楊元慶對記者提到,尤其是芯片供應壓力,不只是PC、平板,包括電動車對芯片要求很高,聯想預計芯片缺貨還會持續12-18個月,供應情況決定了PC銷量增長。
而供應短缺意味著原材料等價格的上升。對于上游的漲價,楊元慶稱成本一部分聯想自己消化,另外一部分由調整價格來實現,這是個動態的過程。“雖然在漲價方面不希望是領先的,但也會保持我們盈利能力和競爭力放在首位。”
劉軍也對記者補充道,預計今年全年PC行業都會是漲價的趨勢。
而對于業界轟轟烈烈的造車計劃,楊元慶表態稱,“肯定不造車,比華為還堅決。”他稱,聯想的精力和資源有限的,要放在明確的賽道上。
劉軍表示,雖然聯想造車不會參與,但不少造車新勢力是聯想的客戶,提供例如無線通訊模塊,未來也會提供計算模塊。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