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科技>正文內容
          • “彩電大王”創維入造車市場 跨界造車成市值管理手段?
          • 2021年04月30日來源:中國財經網

          提要:4月27日,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在北京正式發布“創維汽車”品牌,汽車行業又迎來一名跨界新成員,創維汽車甚至已經按捺不住IPO的野心:計劃明年上市,目標是打入全球十強。今年以來,轟轟烈烈的跨界造車運動拉開大幕,新能源汽車賽道正變得擁擠而瘋狂。

          創維汽車計劃明年上市

          新手扎堆兒?跨界造車賽道瘋狂

          繼百度、華為、恒大、小米、滴滴等企業下場造車后,家電行業巨頭也開始入局。

          4月27日,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在北京正式發布“創維汽車”品牌,汽車行業又迎來一名跨界新成員,創維汽車甚至已經按捺不住IPO的野心:計劃明年上市,目標是打入全球十強。今年以來,轟轟烈烈的跨界造車運動拉開大幕,新能源汽車賽道正變得擁擠而瘋狂。

          “彩電大王”入場跨界造車

          “汽車產業只有上市才能做大做強,快速上市是近期目標。”創維創始人、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董事長黃宏生在創維汽車品牌發布會上表示,計劃今年年內申報,希望明年能夠掛牌科創板。

          2011年,“彩電大王”黃宏生追隨自己的“汽車夢”開始二次創業,創辦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隨后,開沃集團收購并重組行業內名氣頗大的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將造車業務重心由傳統中巴轉向新能源客車,主要研發生產新能源電動輕型車、中巴、大巴、公交等車型。

          2017年,開沃集團開始進軍乘用車市場。2019年成立“酷沃智行科技”,在酷開生態系統的基礎上研發出Skylink智能網聯系統。2020年11月,開沃發布首款純電中級SUV天美ET5。2021年3月26日,開沃集團與創維集團完成商標轉讓,改款的天美ET5也成為創維汽車旗下第一輛上市車型。

          雖然開沃集團已經在新能源客車領域耕耘十年,但作為跨界造車的全新品牌,創維汽車還只有一款乘用車型上市,因為銷量太低在車市幾乎沒有存在感。即便如此,黃宏生已經毫不掩飾IPO的野心,這迅速在業內引發熱議。

          “新手”扎堆兒涌入新能源賽道

          創維并不是垂涎汽車市場的唯一一家家電企業。2003年前后,我國汽車行業火熱發展,美的、春蘭、奧克斯、波導、格力等家電企業曾紛紛宣布造車,在行業內掀起一股進軍汽車業的浪潮。然而,美的造車項目由于經營不善而在五年內宣告失敗,格力造車項目更是在兩年內虧損百億元后被叫停。

          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增長,電動化和智能化浪潮之下,為汽車制造商提供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互聯網巨頭開始下場造車,智能汽車的跨界陣營迅速擴張。

          4月27日,360集團領投哪吒汽車D輪約30億元融資浮出水面,周鴻祎造車終于水落石出;時隔一天,又有消息傳出,OPPO創始人陳明永也在率領團隊籌備造車。

          跨界造車成市值管理手段?

          互聯網企業和傳統制造企業為何紛紛涌入新能源汽車賽道?一方面,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從發動機變成動力電池,不再具有復雜的機械結構,制造門檻比傳統燃油車更低。另一方面,新能源車已經成為下一代汽車的主力擔當,未來智能汽車將成為與智能手機一樣非常重要的終端。

          近幾年來經過政策支持和市場培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逐漸明朗。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新能源車輛銷量51.5萬輛,同比增長73.4%,占乘用車銷量份額不足10%,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表示:“今年全球三大主力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都會超預期,國內年度銷量預測將達到240萬至260萬輛。”

          然而,盡管技術門檻有所降低,但對新進入者來說,造出安全可靠的電動汽車依然是巨大的挑戰。

          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轟轟烈烈的造車運動中,可能不乏以造車來吸引資本關注進而抬高公司市值的動機。

          黃宏生就透露,計劃再投資300億元,實現創維汽車全球十強的目標,并通過連接資本市場,讓創維汽車市值跨上3000億元臺階。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分析,傳統制造企業瞄準新能源汽車這個有遠大前景的賽道無可厚非,有可能抓住風口。但汽車與傳統制造業千差萬別,跨界進入造車行業的傳統制造企業將同時面臨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的競爭,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將很難闖出自己的天地。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