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財富1.5%股份詢價轉讓予16家中外資機構
- 2025年10月20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近日,東方財富股權變動再次引發市場及行業高度關注。10月17日晚間,東方財富披露了股東陸麗麗、沈友根的詢價轉讓結果,23780萬股股份以總價約58億元完成轉讓,易方達基金、國泰海通、瑞銀、華夏基金、摩根士丹利等16家中外資知名機構成功獲配。
近日,東方財富股權變動再次引發市場及行業高度關注。10月17日晚間,東方財富披露了股東陸麗麗、沈友根的詢價轉讓結果,23780萬股股份以總價約58億元完成轉讓,易方達基金、國泰海通、瑞銀、華夏基金、摩根士丹利等16家中外資知名機構成功獲配。
記者從接近交易的人士處獲悉,陸麗麗、沈友根兩位股東本次轉讓股份所獲資金,將主要用于投資科技創業類企業。
機構“朋友圈”升級
這場備受矚目的股權交易,始于9月30日東方財富發布的《東方財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詢價轉讓計劃書》。當時,東方財富股東陸麗麗、沈友根計劃通過詢價轉讓方式轉讓所持的23780萬股股份,占該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5%,轉讓原因為個人資金需求。
與普通二級市場減持不同,本次詢價轉讓不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進行,詢價轉讓的受讓方為具備相應定價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的機構投資者,受讓方通過詢價轉讓受讓的股份,在受讓后6個月內不得轉讓。
值得關注的是,交易雙方的身份背景頗具看點。沈友根與東方財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實為父子關系,其實與陸麗麗為夫妻關系,三人為一致行動人。截至本次詢價轉讓前,陸麗麗、沈友根、其實合計持有東方財富股份占總股本的21.89%。本次權益變動后,沈友根不再持有東方財富股份,陸麗麗持有東方財富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由2.32%下降至1.01%,出讓方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擁有權益的股份占東方財富總股本的比例由21.89%下降至20.39%。
10月9日,東方財富初步確定轉讓價格為24.4元/股,共有402家機構投資者收到認購邀請,其中32家機構投資者提供了37份有效報價。10月17日晚間,東方財富宣布詢價轉讓已實施完畢,出讓方實際轉讓的股份數量為23780萬股,詢價轉讓的價格為24.4元/股,總價約58億元,16家獲配機構名單正式揭曉,眾多中外資知名機構及同行完成“速配”。
市場熱度印證了東方財富的資本吸引力,最終獲配名單中,頭部機構“扎堆”現象顯著。其中,易方達基金獲配數量最高,達14148萬股;國泰海通、瑞銀獲配數量均在2000萬股以上;華夏基金、摩根士丹利獲配數量均在1000萬股以上。
同時,同行的積極參與同樣引人關注,除國泰海通外,廣發證券獲配404萬股、中信證券獲配50萬股、國海證券獲配48萬股。此外,摩根大通、諾德基金、國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華寶基金、中信證券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等均在獲配機構名單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沈友根已于今年7月份進行過一次詢價轉讓,當時15880萬股股份以總價約34.4億元完成轉讓,吸引了包括阿布達比投資局、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銀、易方達基金、中信證券、國泰海通等多個知名中外資機構投資者參與。
對于此次股權交易的市場意義,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創業板及科創板的詢價轉讓不同于二級市場減持,是原股東通過一級市場發行程序實現股權轉讓的手段,通過詢價邀請的形式,可定向引入境內外優質長期機構投資者群體,拓展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構“朋友圈”,為東方財富帶來更廣闊發展機遇,東方財富互聯網財富管理生態圈有望進一步豐富,賦予公司更多元化的增長可能性與戰略想象空間。
雙輪驅動鞏固競爭力
機構資本的踴躍入局,背后是東方財富近年來在業績與戰略上的雙重突破。素有“券茅”之稱的東方財富,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上市以來最亮眼的半年報:實現營業總收入68.56億元,同比增長38.65%;歸母凈利潤55.67億元,同比增長37.27%。
分業務板塊看,證券與基金銷售兩大“王牌”齊發力。其中,東方財富證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1.75億元,憑借互聯網流量優勢,其經紀業務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天天基金上半年實現凈利潤0.64億元,用戶運營體系的不斷完善推動了基金代銷規模穩步增長。
更具想象空間的是東方財富“AI+金融”的戰略布局,其自主研發的“妙想”金融大模型持續迭代升級,通過人工智能深度賦能金融生態,在用戶服務、產品創新等方面不斷創造新增值,為行業數智化轉型貢獻新智慧。
據悉,目前“妙想”大模型已面向全市場用戶開放,并廣泛應用于資訊、行情、自選、客服等場景。
華創證券金融業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師徐康表示,東方財富作為互聯網券商龍頭,直接受益于市場交易量及杠桿資金增長。該公司依托“東方財富網+天天基金”雙平臺,流量及獲客優勢凸顯。同時,該公司通過AI技術賦能金融生態,構建證券、基金、數據服務三大業務的協同閉環,顯著提升了用戶黏性。“平臺化+AI賦能”的雙輪驅動模式,或將進一步鞏固其行業競爭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