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營等業務挑大梁 42家上市券商上半年賺千億
- 2025年09月01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2025年上市券商半年報全部披露完畢,整體業績明顯回暖。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A股42家直接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合計達2518.66億元,歸母凈利潤合計達1040.17億元,同比均實現增長。從細分業務來看,自營業務、經紀業務凈收入的明顯提升成為驅動券商業績高增長的主要因素。
2025年上市券商半年報全部披露完畢,整體業績明顯回暖。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A股42家直接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合計達2518.66億元,歸母凈利潤合計達1040.17億元,同比均實現增長。從細分業務來看,自營業務、經紀業務凈收入的明顯提升成為驅動券商業績高增長的主要因素。同期,還有部分券商“多點開花”,投資銀行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也同比增長。展望后續上市券商表現,有觀點指出,A股市場成交額有望持續增長,在券商整體業績回升背景下,行業也會呈現出專業化、頭部化、個性化的趨勢,馬太效應會持續增強。

行業歸母凈利潤大增65%
上市券商最新業績出爐。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A股42家直接上市券商的營收凈利全部錄得正收益。整體來看,42家機構營業收入合計達2518.66億元,同比增長11.37%;歸母凈利潤合計達1040.17億元,同比增長65.08%。
營業收入方面,中信證券高達330.39億元位列第一,國泰海通則以238.72億元緊隨其后。同期,華泰證券、廣發證券的營業收入也超150億元,分別為162.19億元、153.98億元;還有中國銀河、中金公司、申萬宏源、國信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的營業收入超百億元,依次為137.47億元、128.28億元、116.95億元、110.75億元、107.4億元、105.2億元。增幅方面,各家機構同比則有增有減。其中,國聯民生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最高,大增269.4%,達40.11億元。
歸母凈利潤方面,共有兩家券商超百億元。其中,國泰海通首次超越中信證券,以157.37億元排名首位,中信證券則以137.37億元的歸母凈利潤緊隨其后。增幅方面,各家機構同比均實現增長,2024年同期唯一虧損的天風證券也扭虧為盈,其中,華西證券、國聯民生同比均超1000%,分別為1195.02%、1185.19%。
不難看出,合并后的國泰海通、國聯民生在上半年的表現相對亮眼,若按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來看,2025年上半年,國泰海通為72.79億元,同比增長59.76%;同期,國聯民生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則為11.21億元,同比增長1355.7%。
在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看來,券商業績在上半年大幅增長主要受益于整個資本市場回暖。其中,券商自營業務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五成。同時,券商財富管理業務也有盈利效應,使得越來越多的優質客戶委托券商進行財富管理。另外,A股上半年日均成交額同比也大幅提升,同步提升了券商的傭金收入。
自營、經紀業務驅動業績增長
正如上述觀點,2025年上半年,上市券商的自營業務、經紀業務凈收入合計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成為驅動業績高增長的主要因素。
若以“投資凈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的口徑統計券商自營業務凈收入,Wind數據顯示,42家券商自營業務凈收入合計為1123.54億元,同比增長53.53%。其中,僅有中信證券的自營業務凈收入超百億元,為190.52億元,同比增長62.42%。同期,國泰海通、中國銀河分別以93.52億元、73.99億元的規模緊隨其后,增幅分別為89.58%、50.24%。同比來看,長江證券、國聯民生、華西證券、浙商證券的自營業務凈收入均實現翻倍。
經紀業務方面,42家券商同比均實現增長,2025年上半年凈收入合計634.54億元,同比增長43.98%。其中,中信證券以64.02億元的經紀業務凈收入排名首位,國泰海通、廣發證券則分別以57.33億元、39.21億元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整體來看,共有19家券商在上半年的經紀業務凈收入超10億元。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認為,上半年市場行情全面好轉,牛市帶動市場交易量明顯增加,因此,券商自營業務與經紀業務回升與市場環境大幅改善有關。正如郭施亮所說,上半年A股雖持續震蕩,但仍保持上升態勢。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漲2.76%、0.48%、0.53%。上半年,滬深兩市股票基金日均成交額1.61萬億元,同比上漲63.87%。
此外,還有多家券商表示,財富管理業務成為其業績增長的“功臣”。國泰海通指出,上半年,財富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7.72億元,同比增長92%;境內個人資金賬戶數3845萬戶,較去年末增長4%;君弘App及通財App平均月活1558萬戶,較去年增長10%;金融產品月均保有規模4530億元,較去年增長13%;融資融券余額1809.96億元,排名行業第一。
中金公司的財富管理業務產品規模和買方投顧規模也均創歷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中金公司財富管理業務持續創新產品服務模式,產品保有規模增長至近4000億元,其中,買方投顧產品保有規模近1000億元,均創下歷史新高。
加快打造一流投行
除上述業務外,券商的投資銀行業務在上半年也穩健增長。Wind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券商投行業務收入155.3億元,同比增長18.11%。具體來看,共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國泰海通、華泰證券、中信建投5家券商的上半年投行業務收入超10億元,分別為20.98億元、16.68億元、13.92億元、11.68億元、11.23億元。
部分券商的投行業務表現也相對亮眼。例如,2025年上半年,中金公司境內外股本業務保持領先,完成寧德時代、海天味業、三花智控等明星項目,中資企業全球IPO融資規模、港股IPO主承銷規模均居市場第一。債券融資和資產證券化方面,中金公司境內外債券承銷規模均實現同比上升,中資企業境外債券承銷規模排名中資券商第二。
同期,國泰海通境內證券主承銷額7081.82億元,同比增長19%;IPO主承銷家數7家,新申報受理項目25.5家,公司債主承銷額2579.43億元,均排名行業第一。在香港市場完成再融資14家,排名行業第一;港股IPO遞表項目數39個;中資離岸債券承銷規模29.31億美元,排名中資券商第一。
多家券商也表示,將積極打造一流投行。其中,國泰海通提到,下一階段將錨定“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一流投資銀行”的愿景目標。申萬宏源也表示,公司將堅持以服務建設與金融強國相匹配的現代資本市場體系為己任,以“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為目標,強化功能定位,立足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建設需要,聚焦主責主業,打造特色業務模式和品牌影響力,積極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展望后續上市券商的表現,郭施亮認為,券商屬于強周期行業,也是市場行情的風向標,當前券商業績普遍改善,股價也已經有所改善,預計2025年全年,整個市場成交額有望持續增長,在券商整體業績回升背景下,行業也會呈現出專業化、頭部化、個性化的趨勢,馬太效應會持續增強。公開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年內漲幅已達12.45%。
王紅英則提到,預計2025年下半年,結構性牛市仍會延續,高增長的態勢會恢復到穩健增長的態勢,但整體還處在牛市中,預計券商業績還會進一步增長,增速會保持相對平穩。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