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投資發展將迎新政 加快首發經濟等領域政策出臺
- 2025年09月01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8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多位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平穩有序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做好政策接續,加快首發經濟、數字消費、“人工智能+消費”等領域政策出臺和實施;抓緊研究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舉措,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對鐵路、核電、油氣管道等領域重大項目設定民間投資參股比例的最低要求,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
8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多位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平穩有序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做好政策接續,加快首發經濟、數字消費、“人工智能+消費”等領域政策出臺和實施;抓緊研究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舉措,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對鐵路、核電、油氣管道等領域重大項目設定民間投資參股比例的最低要求,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
加快首發經濟等領域政策出臺
內需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7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服務市場銷售總體穩定;前7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說,我國消費擴大、投資結構優化的總體態勢沒有變。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多,居民消費能力和信心有待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加劇、投資收益下降等風險挑戰。
據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堅定不移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進一步做強內循環、優化外循環、搞好雙循環。
李超介紹,將打好提振消費組合拳,激發市場活力。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平穩有序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做好政策接續,加快首發經濟、數字消費、“人工智能+消費”等領域政策出臺和實施,分類施策促進文旅、賽事、露營等服務消費。
在挖掘消費增長點、拓展投資增量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透露,將研究進一步加大中央投資支持力度,減輕地方出資壓力。
對于市場特別關注的民間投資領域,李超明確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抓緊研究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舉措,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對鐵路、核電、油氣管道等領域重大項目設定民間投資參股比例的最低要求,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
緊盯重點領域、重點任務,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研究制定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行動方案。強化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典型案例通報,持續推進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統一政府行為尺度,進一步規范地方招商引資行為。加快推進價格法修訂,出臺互聯網平臺價格行為規則,會同有關部門依法依規查處低于成本傾銷、夸大和虛假宣傳行為,加快治理部分領域無序競爭、市場失序等問題。
創新人工智能終端消費補貼方式
8月2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聚焦行業應用需求和基礎能力供給協同推進,開展“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產業發展、消費提質、民生福祉、安全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動,旨在系統構建人工智能基礎支撐體系,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中國特色人工智能發展路徑。
《意見》的發布,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在本次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也對《意見》涉及的諸多細節進行解讀。
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驅動發展中心主任霍福鵬表示,“人工智能+”與“互聯網+”既有聯系,也有區別。在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浪潮下,啟動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是信息技術革命的進一步延續、深化和創新,這既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舉措,也是推動數字經濟向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據悉,“人工智能+”將分三個階段推進,其中第一階段是到2027年,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六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過70%。
霍福鵬表示,這一階段,強調要在重點領域實現突破性應用。未來一到兩年,正是人工智能落地的關鍵窗口期,要匯聚全社會資源力量,聚焦科技、產業、消費、民生、治理、全球合作六大領域,形成發展合力,推動“人工智能+”打開局面,取得實效。
第二階段是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90%。霍福鵬認為,這一階段強調人工智能應用的廣度和深度,要實現更全面系統的融合應用。
第三階段是到2035年,我國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這一目標對“人工智能+”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張鎧麟表示,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落地見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意見》出臺只是謀篇布局的第一步,后續還需要綜合利用政策、資金、機制創新等多種方式體系化加快推進。
據悉,圍繞《意見》提出的大行動若干重點行業領域,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分別制定“人工智能+”具體實施方案,同時用好用足“兩重”建設、“兩新”政策、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支持人工智能發展。不斷優化智算資源布局,持續在算力等領域發放“人工智能券”,推動降低創新主體研發使用成本;在關鍵行業方向建設應用中試基地,加強行業共性、優勢資源的匯聚,降低技術應用門檻;創新人工智能終端消費補貼方式,促進更多好用的人工智能技術產品惠及人民群眾。
同時,張鎧麟也提示道,在推進“人工智能+”行動過程中,也要堅持因地制宜,堅決避免無序競爭、一哄而上。
推動招投標市場規范健康發展
招標投標市場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
李超介紹,去年以來,針對交易壁壘難以破除、交易程序不夠便利、違法亂象隱性變異、市場秩序不夠規范等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認真抓好《關于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范健康發展的意見》落實,加快推進招投標制度機制改革。
“一年多來,招投標改革穩步推進,經營主體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逐步得到解決,特別是民營企業參與招投標更加積極。”李超表示,今年1至7月,工程建設領域中標民營企業達36.6萬家,同比增長11.9%;民營企業中標項目數量占比達76%。
李超介紹,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快推進招標投標法修訂,完善招標人主體責任落實、招標代理機構管理等制度機制,推廣全國統一的遠程異地評標和專家庫共享技術標準,有序拓展招投標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強化監管機制創新,加大突出問題治理力度,推動招投標市場繼續朝著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