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和合期貨被吊銷期貨業務許可證
          • 2025年02月10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證監會表示,當前期貨行業整體運行規范,資本充足,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合期貨被吊銷期貨業務許可證屬于針對公司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懲處的個案。合規經營是期貨行業發展的底線,證監會對違法違規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保護交易者合法權益,維護期貨市場健康發展。

          證監會2月8日消息,證監會依法吊銷和合期貨有限公司期貨業務許可證。

          證監會表示,當前期貨行業整體運行規范,資本充足,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合期貨被吊銷期貨業務許可證屬于針對公司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懲處的個案。合規經營是期貨行業發展的底線,證監會對違法違規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保護交易者合法權益,維護期貨市場健康發展。

          證監會依法對和合期貨實施接管

          針對和合期貨違法違規行為,2024年2月以來,證監會依法對和合期貨采取責令改正、對相關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對其所有股東采取限制股東權利等行政監管措施。2024年4月,證監會對和合期貨違法違規行為立案稽查。2024年11月,證監會依法對和合期貨實施接管。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吊銷和合期貨期貨業務許可證事宜答記者問時表示,和合期貨未有效執行其關于子公司管理等重要內部管理制度,未按規定履行對其子公司和合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管理職責,導致該子公司出現重大風險事件,情節嚴重。

          同時,和合期貨還存在未按規定履行報告義務,且報送的信息不真實、不完整的違法行為,主要包括:報送的2020年至2022年定期報告等多份文件中未披露其部分股東的實際控制人及股權代持情況;未完整報送和合資管新開立銀行賬戶情況;未報告關聯方在本公司開戶并從事期貨交易事項。和合期貨多次不真實、不完整報送公司股權情況等重要信息,與相關重大風險事件高度關聯。根據《期貨和衍生品法》《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證監會于2025年2月5日作出行政處罰,依法對和合期貨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罰款610萬元,并吊銷期貨業務許可證。

          不得再接受客戶開戶申請

          關于和合期貨被吊銷期貨業務許可證后,公司還能否從事期貨業務,上述負責人表示,和合期貨被吊銷期貨業務許可證后,公司不得再接受客戶開戶申請,并應盡快了結存量期貨業務。了結存量期貨業務后,存續公司應當依法辦理名稱、營業范圍和公司章程等工商變更登記,其名稱中不得有“期貨”或者近似字樣,不得繼續以期貨公司名義從事業務。

          談及和合期貨被吊銷期貨業務許可證后,客戶資金是否安全,上述負責人表示,和合期貨期貨經紀業務客戶資金按規定存放于和合期貨在期貨保證金存管銀行開立的保證金賬戶,并受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監控。

          針對和合期貨違法違規行為,2023年9月,證監會向和合期貨派駐風險監控現場工作組,對公司經營、管理進行監控。2024年11月,證監會依法對和合期貨實施接管。目前,和合期貨期貨經紀業務客戶資金安全完整。

          期貨行業整體運行規范

          對于期貨行業整體情況,吊銷和合期貨期貨業務許可證對期貨行業的影響,上述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期貨行業整體運行規范,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國共有151家期貨公司,分布在29個轄區,全年全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12.93億元,凈利潤94.71億元。

          上述負責人表示,和合期貨被吊銷期貨業務許可證屬于針對公司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懲處的個案。合規經營是期貨行業發展的底線,證監會對違法違規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保護交易者合法權益,維護期貨市場健康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