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人工智能>正文內容
          • 企業競逐具身智能賽道 加快技術研發搶占市場先機
          • 2024年12月17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作為連接虛擬和現實的橋梁,具身智能被認為是新一波AI浪潮的重點方向,已經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除了比亞迪以外,目前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美團、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等企業都在積極布局。

          具身智能賽道正吸引越來越多巨頭布局。

          近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在招聘渠道發布“比亞迪25屆具身智能研究團隊招聘簡章”,面向2025屆全球高校碩士、博士畢業生招聘高級算法工程師、高級結構工程師、高級仿真工程師等。

          招聘簡章顯示,比亞迪具身智能研究團隊通過深入挖掘公司規模化的應用場景需求,展開各類機器人本體及系統的定制開發,不斷增強機器人感知與決策能力,推進具身智能在工業領域的加速落地應用。團隊已開發完成工藝機器人、智能協作機器人、智能移動機器人、類人形機器人等產品。

          資料顯示,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個發展領域,指一種智能系統或機器能夠通過感知和交互與環境進行實時互動的能力。具身智能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實體形態,需要同時具備“本體+環境+智能”三要素。

          作為連接虛擬和現實的橋梁,具身智能被認為是新一波AI浪潮的重點方向,已經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除了比亞迪以外,目前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集團”)以及美團、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巴巴”)、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等企業都在積極布局。

          11月15日,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宣布正式運營。該中心由華為與深圳前海合作區管理局共同合作建立,布局具身智能產業,將圍繞華為具身大模型積極布局相關技術與產業創新賦能,并與超百家企業共同搭建具身智能生態圈。會上,華為與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兆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

          在12月8日至12月9日舉辦的2024年明珠灣國際氣候投融資大會上,廣汽集團第二代具身智能機器人亮相,吸引廣泛關注。據了解,目前廣汽集團機器人研發已進入第三代,全新人形機器人將于今年年底正式對外發布。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制造業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具身智能技術成為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增強產品競爭力的關鍵。”

          “這些企業布局具身智能,旨在提升生產效率、創新服務模式,并探索新的增長點。這種跨界融合不僅推動了技術創新,也促進了產業升級和轉型。”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科技企業也不斷在具身智能領域擴張投資版圖。

          天眼查數據顯示,年內智能人形機器人公司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樹科技”)相繼完成B++輪及C輪融資,美團戰略投資部參與宇樹科技兩輪融資;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今年10月份公布Pre-A輪融資3億元,阿里巴巴、聯想創新(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想創投)等參與本輪融資;騰訊則通過旗下騰訊Robotics X機器人實驗室打造具身智能產品,更早之前騰訊戰略投資樂聚機器人,領投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輪融資。

          “具身智能領域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機遇。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應用的不斷拓展,具身智能產品將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能服務等多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袁帥認為,制造業巨頭與科技公司競相布局具身智能賽道,憑借自身在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加速推進具身智能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旨在搶占新興市場的先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