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人工智能>正文內容
          • 人形機器人板塊投資機會凸顯
          • 2024年12月06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隨著AGI技術持續突破、供應鏈格局趨于完善、下游應用需求持續打開,人形機器人行業作為高端制造成長板塊的明珠,2025年將迎來板塊性投資機會,建議關注受益于人形機器人量產的國內一體化關節、減速器、電機龍頭企業。

          近期,人形機器人行業迎來利好事件密集催化,相關概念板塊表現活躍。Wind數據顯示,萬得人形機器人概念指數12月5日漲1.94%,自11月29日以來連續5個交易日上漲,漲幅達15.49%。

          分析人士認為,在政策和技術雙重助推下,人形機器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化的步伐將加快,商業化落地可期。隨著AGI技術持續突破、供應鏈格局趨于完善、下游應用需求持續打開,人形機器人行業作為高端制造成長板塊的明珠,2025年將迎來板塊性投資機會,建議關注受益于人形機器人量產的國內一體化關節、減速器、電機龍頭企業。

          爭相布局

          近年來,伴隨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國內外多家企業爭相布局人形機器人,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據悉,華為正聯合中國移動、樂聚機器人開展5.5G網絡場景下的機器人應用,面向B端和C端的多種場景。不久前,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正式運營,樂聚機器人等16家企業與華為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標志著華為正式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

          特斯拉機器人官方賬號此前發布的新動態也引發了全球投資者的關注。在展示視頻中,特斯拉Optimus機器人可穩穩地接住迎面拋來的網球并放下,手指能夠相對靈活地彎曲。特斯拉工程師米蘭·科瓦克表示,這款機械手的進步具有里程碑意義,自由度比上一代增加了一倍,手部有22個自由度,手腕和前臂有3個自由度。

          近日,豐田公司的人形機器人CUE6在日本愛知縣長久手市成功完成了一次24.55米的遠距離籃球投籃,創下了機器人籃球投籃的最遠紀錄。CUE6集成了強大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通過不斷學習調整投籃角度和力量,從而自我優化。

          “特斯拉Optimus機器人手部已實現更加靈活和擬人,驅動技術方案已經基本定型,量產將近?!敝袊y河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魯佩表示,憑借盤古具身智能大模型、畢昇編譯器、華為云平臺、乾崑智駕ADS等產品,華為能夠利用“大模型+算力+平臺+智駕和車機協同”賦能產業,加速多元場景下人形機器人落地應用。

          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也為人形機器人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近年來,政府和企業對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重視不斷推動行業發展,人形機器人技術的進展也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印發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范應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手段。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加速實現規?;l展,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根據首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上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27.6億元,2026年達到104.71億元,2029年達到750億元,將占世界總量的32.7%,比例位居世界第一。

          今年10月,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聯合行業內頭部企業和機構,發布了包含《人形機器人分類分級應用指南》《具身智能智能化發展階段分級指南》在內的全國首批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團體標準,發起了具身智能語料數據方面首個倡議《共建具身智能語料數據生態》。

          中信建投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程似騏認為,人形機器人產業政策不斷加碼,將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政策和技術雙重助推下,人形機器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化的步伐將加快。

          機構看好

          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加速演進,行業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不少機構表達了對明年行業的看好。

          中金公司機械行業研究團隊在展望2025年行業前景時表示,人形機器人2025年或步入量產元年。特斯拉2024年年底人形機器人硬件方案定點落地可期,近期核心供應商已進入報價階段。同時,華為正式入局具身智能,至今華為已與樂聚機器人、智元機器人、宇樹機器人、拓斯達等分別開展戰略合作。看好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浙商證券機械國防團隊認為,人形機器人產業趨勢已成,預計從產業形成期過渡到產業擴張期,商業化落地可期。隨著AGI技術持續突破、供應鏈格局趨于完善、下游應用需求持續打開,人形機器人行業作為高端制造成長板塊的明珠,2025年將迎來板塊性投資機會。

          “目前人形機器人產業呈現特斯拉引領、國內廠商跟隨的態勢?!背趟乞U表示,人形機器人行業正處于從1到N的量產階段,特斯拉機器人量產進度、AI大模型更新迭代、海內外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落地進程仍然是核心影響因素。人形機器人由電機、減速器、絲杠、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組成,海外廠商起步較早,國內企業產品性能逐步趕上。建議關注受益于人形機器人量產的國內一體化關節、減速器、電機龍頭企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