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航旅交運>正文內容
          • 多地推動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
          • 2024年12月06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董曉宇對記者表示,低空經濟涉及多領域產業融合,而低空空域是有限的自然資源,也是特殊的交通領域,提升低空空域管理能力可打破部門分割和行業壁壘,建立協同管理機制,使各產業在空域使用上協調配合,更好適應人們對低空旅游、通勤等的多樣化需求,確保低空經濟安全、可持續發展。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當前國內各地爭相布局的新賽道,而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是支撐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今年下半年以來,上海、南京、蘇州、成都等地圍繞低空飛行服務出臺新政(包含征求意見稿)。例如,12月3日,南京市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并解讀《南京市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據悉,《辦法》共37條,分為總則、服務保障體系建設、飛行主體管理、飛行活動服務保障、安全監管和附則六個章節,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試行兩年。

          低空飛行服務是一個全面、系統的服務體系,涵蓋了從飛行計劃制定到協助救援的各個環節,包括但不限于低空咨詢服務、空域協調服務、氣象服務、監視服務、平臺搭建。伴隨無人機等低空飛行器在物流、攝影、農林植保等場景的日益廣泛應用,低空飛行需求持續增加,帶動低空飛行服務走入公眾視野。

          多地積極探索低空飛行服務良好發展的有效路徑,將為低空經濟“騰飛”更好保駕護航。“當前,低空經濟的各個細分領域都處于從0到1的萌芽階段,無論市場化培育還是商業化落地,都需要一定基礎。多地在低空飛行服務領域積極探索,既是夯實基礎的過程,也是低空飛行信息平臺、安全監管平臺的建設過程,有助于吸引業內企業到本地投資、入駐,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透鏡咨詢創始人況玉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記者梳理發現,推動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不少地方強調要提升低空空域管理能力。例如,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印發的《上海市低空飛行服務管理能力建設實施方案》提出,“推進空域基礎分類劃設工作”“結合場景應用需求和區域發展要求,探索構建重點區域低空數字孿生系統,編制低空目視飛行航圖,全市統籌劃設一批低空飛行航線”。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董曉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低空經濟涉及多領域產業融合,而低空空域是有限的自然資源,也是特殊的交通領域,提升低空空域管理能力可打破部門分割和行業壁壘,建立協同管理機制,使各產業在空域使用上協調配合,更好適應人們對低空旅游、通勤等的多樣化需求,確保低空經濟安全、可持續發展。

          此外,不少地方選擇分階段推進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董曉宇分析稱,分階段實施可以降低建設難度,合理管控風險,有利于逐步探索運營管理經驗,合理優化分配資金投入。

          今年以來,國家和地方層面均出臺了不少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然而,各地在推進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仍普遍面臨一些難題,如空域管理協調難度大、相關法律規范不完善、缺乏服務保障設施等。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成都)低空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不少地方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已初步具備支撐低空經濟發展的能力,但仍需持續優化和升級。完善低空飛行服務,各地相關部門需協同發力,多管齊下,其中尤其是要注重低空飛行場景的拓展,在具體場景中探索進一步完善低空飛行服務的重點與方向。

          “低空飛行服務發展所面臨的制度性障礙比較多,各地要搶抓先機,立足于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視角,進一步完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經濟發展與經濟風險研究中心主任鄧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