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凈利暴跌47%,拼多多以“補貼”換增長還能撐多久?
- 2025年06月10日來源:中國家電網
提要:在“低價戰略”與“即時零售”的博弈中,各巨頭重新劃分市場版圖。京東和阿里強化低價補貼攻勢,拼多多推出“自動跟價”系統保持價格競爭力,但抖音已內測“自動改價”功能。同時,京東和阿里紛紛布局即時零售,構建“電商 + 即時零售”閉環,加速線上線下融合。而拼多多尚未深度涉入本地生活、即時配送領域,增長更多依賴傳統電商模式和大規模補貼。
隨著2025年“618”購物節臨近,拼多多再次成為市場焦點。然而,其近期財報數據卻顯示,這家以“百億補貼”聞名的電商平臺正面臨增速放緩、利潤下滑等挑戰,而老對手阿里巴巴、京東以及抖音等也紛紛調整策略,展開多維度攻勢。
從財報數據來看,京東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5.8%、凈利潤增長逾半;阿里巴巴同期收入僅增長4%、凈利潤下滑27%;拼多多收入增速為10%,但歸母凈利潤暴跌47%。這一對比凸顯出拼多多增收減利、成本猛增的現狀。
在“低價戰略”與“即時零售”的博弈中,各巨頭重新劃分市場版圖。京東和阿里強化低價補貼攻勢,拼多多推出“自動跟價”系統保持價格競爭力,但抖音已內測“自動改價”功能。同時,京東和阿里紛紛布局即時零售,構建“電商 + 即時零售”閉環,加速線上線下融合。而拼多多尚未深度涉入本地生活、即時配送領域,增長更多依賴傳統電商模式和大規模補貼。
拼多多面臨的挑戰不僅在國內,海外業務Temu同樣困難重重。過去兩年,Temu憑借海量商家和“國內倉直發”模式風靡北美市場,但近期國際政策和物流變化使其增長受阻。美國取消低于800美元的個人網購包裹進口關稅豁免,歐盟醞釀對入境小包裹征稅,Temu物流配送時效遠遜于本地倉儲模式,成本顯著上升。中金公司預測,2025年Temu在美成交額和全年虧損情況不容樂觀。
財務壓力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總營收同比增長10%,但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暴跌47%。利潤大幅下滑與激增的運營和補貼開支密切相關,銷售及營銷費用高達334億元,增速達43%。平臺將大量現金“反哺”商家和用戶,廣告及交易收入增長受到擠壓,服務收入增速放緩,廣告變現率下降。
戰略上,拼多多從“百億補貼”轉向“千億扶商”。2024年下半年推出多項減免計劃,今年初啟動“千億扶持”戰略,未來三年擬拿出1000億元資源,降低中小商家成本并拉動市場需求。公司還成立“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下調店鋪保證金,扶持優質商家。
然而,這種“真金白銀補貼”模式并非毫無風險。市場人士指出,過度依賴補貼和費用減免對企業盈利是持久拖累,期待拼多多盡快將投入轉化為長期品牌力和利潤來源。畢竟,一旦宏觀環境或競爭格局劇變,補貼能否持續是未知數。拼多多未來能否在維持增長與恢復利潤之間找到平衡,還需檢驗其戰略執行和市場反應。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