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業“量增價跌” 上市公司積極探尋新增量
- 2025年05月22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今年以來,快遞行業發展成績亮眼。1月至4月,我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14.5億件,同比增長20.9%。但是,順豐控股、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等上市快遞公司今年以來的經營數據顯示,快遞單票收入持續下滑,市場競爭愈加激烈。
今年以來,快遞行業發展成績亮眼。1月至4月,我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14.5億件,同比增長20.9%。但是,順豐控股、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等上市快遞公司今年以來的經營數據顯示,快遞單票收入持續下滑,市場競爭愈加激烈。
面對“量增價跌”的局面,快遞企業積極行動,將目光放在散件、逆向物流、行業定制化解決方案等新增量上,試圖通過降本增效,突出重圍。
業務量穩步增長
行業發展動力足
今年以來,快遞行業繼續推進“進村、進廠、出海”戰略,快遞業務量與快遞業務累計收入均有所提升。
國家郵政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至4月,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14.5億件,同比增長20.9%;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669.1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4月快遞業務量完成163.2億件,同比增長19.1%,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212.8億元,同比增長10.8%。
從業務規模來看,圓通速遞、順豐控股、申通快遞等公司最新發布的4月經營數據顯示,上述公司4月快遞收入同比增速均超10%,業務完成量同比增速均超20%。此外,快遞行業上市公司積極投產海外倉,穩步拓展國際寄遞市場,京東物流波蘭華沙2號倉正式投入運營,與此前已啟用的華沙1號倉、波茲南1號倉共同形成覆蓋波蘭的樞紐網絡。
從快遞行業上市公司財報表現來看,快遞公司聚焦各個領域,服務多元化寄遞需求,并加快推廣無人車、無人機等設備,業務規模穩步增長,營業收入同步上升。2025年一季度,申通快遞與順豐控股均實現“增收又增利”,圓通速遞、韻達股份、中通快遞的營業收入也都增長約10%。
快遞行業持續穩健發展,得益于數字技術與線上消費的雙重驅動。
一方面,近年來,快遞物流企業持續推動數智化轉型,加速融入高端制造、智能裝備等產業鏈核心環節,并通過智能化及無人化等技術應用提升全鏈條效率,以分揀自動化助力提質降本。
另一方面,“以舊換新”政策持續帶動線上消費,進而推動快遞業發展。信達證券認為,電商快遞件量規模擴張增速仍在,直播電商進一步崛起背景下,快遞行業相對上游電商仍有超額成長性,預計2025年快遞行業業務量有望實現10%至15%的增長。
單票收入持續下滑
尋找新增量成共識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快遞行業單票收入普遍持續下滑。以今年4月為例,順豐控股、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的單票收入同比分別下降13.91%、7.14%、6.83%和3.90%。萬聯證券認為,目前快遞行業市場份額爭奪仍較激烈,價格端承壓下降。
“單票收入下降從側面反映出市場競爭激烈。”5月21日,中通快遞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在一季報電話會上坦言,他表示,公司將把握好市場份額、利潤、質量之間的平衡。中通快遞5月21日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4%至108.9億元,包裹量同比增長19.1%至85億件,公司實施降本增效措施,單票運輸成本0.41元,同比下降6分,單票分揀成本0.27元,同比下降3分。面對當前行業競爭白熱化以及業務鏈結構性的挑戰,中通快遞的戰略重心是保持服務質量和業務量規模優先的、業務量規模領先的優勢,實現合理的利潤目標。信達證券認為,在快遞行業龍頭公司份額訴求增強的背景下,2025年快遞行業或將恢復價格博弈。
面對呈下行趨勢的快遞單價,快遞行業上市公司積極尋找新的增量。
賴梅松介紹,中通快遞在差異化產品與服務效能建設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散件成為公司重要增長點之一。第一季度,公司在退貨物流領域取得進展,并與電商平臺及企業客戶深化合作,推動公司散件業務量實現同比46%的快速增長,其中逆向物流業務量同比增幅超過150%,日均散件規模達600萬件。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深化與電商平臺的逆向件合作,提升市場滲透率。“散件能夠增加公司業務員收入,從而提升整體物流網絡的穩定性。”
事實上,散件與逆向件已經成為快遞公司共同瞄準的新增長點。2024年,圓通速遞散單和逆向物流快件同比增長超70%,并在2025年助力加盟商拓展個人零散件、逆向物流、倉儲配送等業務,打造富有競爭力的加盟網絡;申通快遞也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散單業務的體系化發展。
而對于順豐控股而言,公司將加快轉型,從傳統的“賣產品”模式轉向“賣解決方案”。2024年,公司在電商與流通行業、通信高科技行業、汽車行業、工業制造行業的物流收入同比增長達20%及以上。順豐控股認為,未來,具備數字化整合與供應鏈全局優化能力的物流企業,將在新興產業增長中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