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多家支付機構更名調整
- 2025年05月22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條例》正式施行一年有余,不符合要求的支付機構也陸續啟動變更工作,包括在名稱中添上“支付”字樣、增加注冊資本以及牌照合并等。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至少已有70家支付機構完成更名工作。
支付新規落地一年有余,機構變更仍在持續進行中。5月21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5月以來,人民銀行多地分行披露非銀行支付機構行政許可決定信息公示表,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支付寶”)、上海程付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程付通”)、東方付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付通”)等多家持牌支付機構變更信息獲批,變更內容包括更名、管理層調整等。
具體來看,在管理層調整方面,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同意蔡年余任支付寶副總經理(合規負責人),變更林朗為公司財務負責人;郭俊銳獲批任東方付通副總經理;程付通變更孫兆波為董事兼總經理,同時程付通注冊資本增至2億元。
在更名方面,東方付通變更公司名稱為“東方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同意雙乾網絡支付有限公司變更公司名稱為“樂在支付有限公司”。此外,隨著此前股權結構的調整,還有中金支付有限公司發生系列工商變更,其經營場所由北京市西城區變更為廣州市南沙區。
在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看來,支付機構密集變更,一方面旨在強化合規工作,另一方面也是順應當前支付行業趨勢,期望為機構未來迎來更好發展。管理層調整有望引入新鮮血液,打造與當下經濟環境、行業形勢更加適配的組織領導架構,從而進一步激發機構組織的創新與活力。
2024年5月1日,《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其中對于支付機構名稱、注冊資本以及高管任職資格等作出多項細化調整。彼時,業內近百家支付機構需要更名,另有多家支付機構未達到實繳1億元注冊資本的從業門檻。
《條例》正式施行一年有余,不符合要求的支付機構也陸續啟動變更工作,包括在名稱中添上“支付”字樣、增加注冊資本以及牌照合并等。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至少已有70家支付機構完成更名工作。
從業機構信息密集迎來變更的同時,支付行業也在持續洗牌。新規落地之后,支付機構一方面通過收購、更名等方式,確保自身業務合規,另一方面也在對支付牌照進行合并、轉手,還有中小機構因經營壓力或違規問題而退場。
《條例》落地之后,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行業洗牌加速,支付市場合規化路徑更為清晰。根據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2025年以來,已有5張支付牌照被注銷,主要涉及業務調整后主動注銷、頻繁違規后不予續展等。截至5月21日,人民銀行已累計注銷101張支付牌照,市場剩余牌照數量僅剩170張。
按照規劃,《條例》過渡期將于2025年7月結束,這也意味著剩余支付機構應在這一時限內完成變更動作。蘇筱芮指出,結合去年以來變更事項來看,主要有增資、高管變更、機構名稱中增加“支付”字樣等具體事項類型,預計這三類調整在短中期內仍將持續。在新規引導與機構自身積極擁抱合規的大背景下,支付行業有望迎來底座更扎實、更具可持續性的良性發展空間。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