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正富邦基金吳昊:為什么軍工的機會,沒有結束?
- 2025年08月27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軍工最近一波大漲應該是始于6月底,6月24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宣布,計劃于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后,就引發一波軍工熱潮。Wind數據顯示,國防軍工(申萬)板塊漲幅達23.94%(時間區間:6.24-8.25),在一級行業指數中排在第九位。
今天想再和大家聊一聊軍工,隨著93閱兵的臨近,大家對軍工板塊的關注度很高。
軍工最近一波大漲應該是始于6月底,6月24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宣布,計劃于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后,就引發一波軍工熱潮。Wind數據顯示,國防軍工(申萬)板塊漲幅達23.94%(時間區間:6.24-8.25),在一級行業指數中排在第九位。
對這個數據沒什么感覺是不是,感覺中規中矩,不夠刺激是不是?再來看看這些數據。
截至目前國防軍工(申萬)指數已經連收三根月陽線了,8月大概率收正,連續上漲四個月還要回溯到四年前(2021年年中)。其中,光啟技術股價近期創下十年新高,中航沈飛、菲利華創下歷史股價最高。
這個板塊彈性大、行業也不透明,所以投資起來并不容易,很多投資者看中這個板塊更多的是被情緒驅動,比如9.3閱兵、地緣沖突等。短期主題催化會推動股價上漲,但這并不持久,我們應該注意的是,軍工板塊正迎來估值與業績的雙重修復。
首先,軍工行業的行情正在轉向基本面推動。因為我國軍工產業絕大部分需求來自于軍方,所以軍費裝備費增速決定行業增速,根據3月5號公布的2025年中央和地方財政預算草案報告,2025年我國國防支出為17846.65億元,增長7.2%。預算增幅穩健增長,且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中國國防預算占GDP比例較低,換句話說,增長空間也較為可觀。
受益軍工實力增強,疊加地緣沖突不斷,軍貿成為軍工企業增收的“第二增長曲線”。參考 SIPRI 的全球百強軍企榜單,2023年共有 9 家中國公司進入全球百強軍企榜單,武器銷售總額為 1028.9 億美元,武器銷售額占百強軍企銷售額比重達到 16.3%,目前僅次于美國排名第二。其中中航工業、中國兵器、中國電科進入全球軍企前十強,排名 8-10 名。
近年來,我軍現役主戰裝備逐步走向海外,國產防空系統逐漸在軍貿市場斬獲訂單,如傳統賽道(導彈及航空等)以及新域新質賽道(無人機及水下等)均陸續迎來新訂單落地。
政策方面,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后面還會迎來“十五五”規劃(2026-2030年),裝備換代進入高峰期。一般來說在五年規劃中,大家普遍會炒第一年業績兌現,和最后一年的趕工期,所以這兩個年份的表現可能更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