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益茶葉集團股東糾紛升級
- 2025年09月25日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記者調查獲悉,大益集團股東矛盾近日激化,并逐步蔓延至其核心資產勐海茶廠(普通合伙)。勐海茶廠面臨被起訴解散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隸屬于勐海茶廠的中華老字號“大益牌”商標等核心資產,或將隨公司解散而面臨所有權變更。
云南大益茶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益集團”)實際控制人去世三年多后,繼承人與股東之間的矛盾近日浮出水面。2025年8月下旬,大益集團登記股東李明芝委托云南新洋務律師事務所發表聲明,否認張亞峰擔任云南大益集團董事長或總裁的身份。
記者調查獲悉,大益集團股東矛盾近日激化,并逐步蔓延至其核心資產勐海茶廠(普通合伙)。勐海茶廠面臨被起訴解散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隸屬于勐海茶廠的中華老字號“大益牌”商標等核心資產,或將隨公司解散而面臨所有權變更。
高管身份遭質疑
2021年12月20日晚間,大益集團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集團董事長、總裁吳遠之在旅居加拿大期間突發腦出血,經搶救無效于2021年12月19日去世。
吳遠之去世后,其妻子張亞峰接管大益集團,此后一直以集團董事長、總裁身份出席各類活動,表面上實現了平穩過渡。
然而,平靜的表面下暗流涌動。2025年8月下旬,大益集團登記股東李明芝(持股10%)委托律師事務所發表聲明,稱未參與選舉張亞峰為董事或總裁的表決,也未在董事會文件中看到相關聘任記錄,因此不認可張亞峰的董事長或總裁身份。目前,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登記備案信息中,張亞峰既非大益集團董事長,也非總裁。
“張亞峰上臺后,自2022年起未按公司章程通知我召開股東會,也不向小股東提供公司章程、修改章程、董事會、股東會決議及財務報表等信息。根據公司章程,董事長和總裁需經股東會、董事會選舉產生,而非前任董事長指定。”李明芝表示。
針對其身份是否經過合法程序,張亞峰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網上相關文章已刪除,但未正面回應身份問題,隨后掛斷電話。記者再次撥通,其表示“正在開會,不便接聽”。
記者通過“企查查”查看公司資料顯示,目前大益集團股東仍為吳遠之(持股90%)和李明芝(持股10%)。
大益集團曾發布文件稱,吳遠之于2021年12月19日簽署《關于成立集團特別委員會的決定》,成立由張亞峰、李占文、王萬春、鐘曉賓、曾新生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張亞峰任主任委員。另一份文件顯示,當天8時30分,張亞峰即組織召開特委會第一次會議。
2022年1月初,大益集團特委會下發1號文件,決定由張亞峰擔任集團董事長、總裁,并接任吳遠之原任職務。
“我們根本沒參加過這個會,文件內容不合規,已向政府部門舉報。”李明芝一方表示:“根據章程,董事會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董事長由董事會選舉產生,經理由董事會聘任。自2022年起,股東會、董事會再未召開。特委會豈能凌駕于法律之上?我們不認可張亞峰的身份。”
勐海茶廠面臨解散風險
大益集團官網介紹,其核心企業勐海茶廠是中國茶葉產業領跑者,已發展為以普洱茶為核心,貫穿科研、種植、生產、營銷與文化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
勐海茶廠成立于1940年,前身為“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佛海實驗茶廠”,是中國首個現代化機械制茶廠。2004年,經批準,吳遠之旗下的云南博聞投資有限公司以承債方式整體兼并勐海茶廠及勐海茶業公司,后更名為云南大益茶業集團有限公司。
2023年5月21日,由Asiabrand主辦的“2023品牌強國(昆明)國際高峰論壇暨中國茶葉品牌100強發布會”發布,大益茶品牌價值達201.06億元。
在吳遠之領導下,大益集團曾開創“金融茶”模式,將茶葉賦予金融屬性,雖提升了知名度,但也導致價格虛高、期貨爆雷頻發,該模式近年飽受詬病。吳遠之去世后,集團內部權力結構、股權分配等問題逐漸暴露,股東糾紛更令企業發展雪上加霜,其股份后續安排尚不明確,這為企業發展埋下隱患。
2025年8月,李明芝在多次要求查閱公司財務資料無果后,委托律師發表聲明,否認張亞峰身份,并指出市場監管總局登記信息中并無其職務記錄。
2025年9月10日,李明芝向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散勐海茶廠,股東矛盾再度升級。
對于為何要起訴解散勐海茶廠,李明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權利得不到保障,那就需要解散公司。勐海茶廠屬于普通合伙,目前合伙人數達不到法律規定的最低2人標準,且目前很難與吳遠之的繼承人有效溝通,合伙目的無法實現。合伙的財產包括‘大益牌’商標等資產,應依照法律程序清算處理商標的去留,通過拍賣或協商等途徑解決相關問題。”
勐海茶廠作為大益集團核心生產基地,2004年由吳遠之團隊收購改制,現擁有土地、廠房、巴達山茶場、布朗山茶場等主要資產,并持有“大益牌”商標使用權。
與此同時,小股東向勐海茶業公司、大益集團索要公司章程、股東名冊、會議記錄、財務報告等資料均遭拒絕,已陸續向西雙版納中院提起訴訟。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