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乳企向精準營養賽道尋增量
          • 2025年05月26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記者注意到,多家乳企推出精準營養解決方案,成為博覽會的一大亮點:養胃氣、穩血糖、調氣血等針對性產品;母乳低聚糖(HMOs)全譜系結構數據庫;多元化全場景健康食品等。近年來,精準營養賽道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業內人士預計到2028年將迎來小高峰,體量達到千億。

          奶價下行、產能過剩的時候,乳企們開始將目光轉向功能更細分的精準營養賽道。5月23日—25日,2025年中國乳業技術博覽會期間,記者注意到,多家乳企推出精準營養解決方案,成為博覽會的一大亮點:養胃氣、穩血糖、調氣血等針對性產品;母乳低聚糖(HMOs)全譜系結構數據庫;多元化全場景健康食品等。近年來,精準營養賽道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業內人士預計到2028年將迎來小高峰,體量達到千億。

          乳品功能更細分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乳制品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消費者對乳制品的需求從基礎營養轉向功能細分,如高蛋白、益生菌、低糖低脂等產品快速增長,推動乳企開發針對不同人群(如兒童、老年人、健身群體)的精準營養解決方案。

          伊利從“藥食同源”的傳統智慧中汲取靈感,一系列聚焦功能營養的創新產品應運而生,在本次博覽會上集中亮相。針對當代人養胃氣、穩血糖、調氣血等健康需求,舒化無乳糖猴頭菇牛奶呵護腸胃,安糖健無乳糖牛奶助力血糖管理,輕慕紅參煥活奶粉為氣血續航。

          蒙牛也通過科研創新打造“精準營養”。旗下悠瑞奶粉、三只小牛、邁勝等品牌聚焦于功能定位和品牌產品組合,針對銀發營養、零乳糖和運動營養領域推出了系列化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定制級的產品與服務。

          在本次博覽會上,飛鶴正式發布飛鶴母乳低聚糖(HMOs)全譜系結構數據庫。據了解,該數據庫是國內首個應用型HMOs數據庫,具備全譜系、高精度、實操性強等特點,突破了HMOs檢測與辨認的行業性難題,實現全譜系HMOs的精準分析,極大提升研究速度和效率。飛鶴方面表示,該數據庫將向行業開放,與行業共同深入開展母乳營養研究,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食品加工和包裝解決方案提供商,利樂公司通過乳品深加工技術,展示了撕開即食、操作便捷的涂抹型奶酪,面向運動營養、代餐等用途的乳清蛋白粉,適用于新膳食場景的原制奶酪等乳品形態,從傳統餐食拓展到全應用場景。

          尋求結構性轉型

          近年來,國內奶價持續下行,原奶過剩情況嚴重,行業尋求結構性轉型,品質化、健康化、品牌化和高端化的發展成為未來趨勢。

          本次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披露,2024年,中國牛奶總產量4079萬噸,同比下降2.8%;乳制品總產量2962萬噸,同比下降1.86%;人均奶類消費量為41.5公斤,同比下降5.6%。生鮮乳均價降至3.32元/公斤。任發政認為,科技創新驅動乳業結構調整效果初現,新需求、新賽道、新產品、新企業驅動著中國乳業尋求結構的轉型分化,而從喝奶到吃奶是非常重要的突破方向。

          妙可藍多首席戰略官任松表示,“當下整個乳制品的產業格局,正是奶酪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中國奶酪從過去的兒童零食產品演變為家庭餐桌、餐飲企業、全年齡段成人的多元化全場景健康食品,跟奶酪企業不斷踐行產品創新,構建自主供應鏈體系緊密相關”。

          恒天然商貿(上海)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英昌武也洞察到軟質奶酪的市場機會。他認為,在全球零售市場,奶酪的主要品類預計持續增長,軟質奶酪的銷售份額不斷擴大。在日韓等國家,以馬斯卡彭、奶油奶酪等產品為代表的軟質奶酪被創新應用。軟質奶酪在餐飲領域可用于披薩、意面(如奶油奶酪醬)、沙拉(菲達)、甜點(馬斯卡彭提拉米蘇)、火鍋醬料、奶蓋、日式壽司等。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張書文也認為,奶酪發展對于化解乳業結構性矛盾有積極意義。他指出,奶酪加工業是乳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奶酪是奶業發達國家的主導乳制品,年人均消費15公斤以上,而我國年人均消費奶酪卻只有200克,市場空間巨大。對整個上游產業端來說,奶酪是大量消耗原奶的產業。國外大約有50%的原料奶用于生產奶酪,奶酪的發展將成為消耗原料奶及解決奶源相對過剩的蓄水池或調節器。

          市場教育仍需強化

          長期以來,精準營養賽道由外資企業把持,國產企業除了需要加大技術創新外,還面臨市場教育的難題。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發布的特醫食品注冊批準信息來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我國獲得注冊審批的產品共有214款產品,其中,進口特醫食品為32款,國產特醫食品為182款。2024年新增50款產品獲批,49款產品為國產特醫食品,1款產品為進口特醫食品。

          國產企業和產品數量遠超進口產品,但如雀巢、雅培、紐迪希亞等進口品牌憑借早期布局,在嬰幼兒配方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尤其在嬰幼兒和罕見病領域,消費者對進口品牌信任度較高。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在特醫食品這個賽道上,目前是以外資為主、中資為輔的格局,外資企業具有品牌歷史、研發配方等方面的優勢,整體布局比較靠前。未來隨著銀發經濟的蓬勃發展,特醫食品也將迎來高速增長、高速發展、高速擴容的消費紅利,像達能、雀巢等企業的優勢會很明顯”。

          近年來,中國特醫食品市場在政策支持、技術突破與消費升級的共振下,展現出千億級增長潛力。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的報告,2025年中國特醫食品市場規模預計突破480億元,復合增長率為30%。其中,成人疾病管理類產品占比45%,兒童營養補充劑占28%,老年特醫食品占27%。植物基特醫食品市場份額從2025年的3%躍升至8%,成為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乳企紛紛布局精準營養,一方面企業在加快原料深加工,為全家功能營養做準備;另一方面,整體來說由于企業在to C業務遇阻,必須加快開拓to B業務,通過原料深加工,可以將、油脂、蛋白等成分分離出來”。

          宋亮進一步表示,從2026年開始,精準營養業務的黃金期逐步來臨,行業進入到上升期,2028年將形成一個小高峰,整個體量預計將達到1000億—1500億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