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味央廚去年業績承壓:多個品類收入下滑,銷售費用過億
- 2025年04月29日來源:新京報
提要:有著A股“餐飲供應鏈第一股”之稱的千味央廚,交出了一份營收凈利同比雙降的年度“成績單”。對此,千味央廚在其2024年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受市場競爭環境影響,公司經營業績承壓。”
有著A股“餐飲供應鏈第一股”之稱的千味央廚,交出了一份營收凈利同比雙降的年度“成績單”。對此,千味央廚在其2024年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受市場競爭環境影響,公司經營業績承壓。”
4月27日,千味央廚對外表示,2025年,公司將持續在烘焙甜品和冷凍調理菜肴類上增加研發、生產資源和客戶拓展方面的投入,響應客戶速效創新的需求;豐富產品線,拓展銷售渠道。
營收凈利同比雙降,油炸類產品收入下滑11.87%
2024年,千味央廚實現營業收入約18.68億元,同比下滑1.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0.84億元,同比下滑37.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0.83億元,同比下滑32.57%。不考慮股權激勵的影響,公司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1億元,同比下降31.99%(2024年,公司因股權激勵產生費用952.21萬元,考慮當期所得稅及解禁后可抵扣所得稅影響,股權激勵事項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為1676.91萬元)。
千味央廚主要為餐飲企業提供定制化、標準化的預制半成品。
千味央廚主營產品2024年收入情況。截取自企業財報。
按照傳統的加工方式,千味央廚將其主營的預制半成品分為油炸類、烘焙類、蒸煮類、菜肴類及其他。
根據財報可知,2024年,千味央廚油炸類產品和烘焙類產品的收入同比下滑。對此,千味央廚表示:“2024年,下游客戶為積極應對市場競爭調整產品及采購策略,同時受產品生命周期影響,部分傳統產品更新迭代,而新品處于上市初期,市占率尚不及傳統產品。受此影響,公司油炸類核心單品主食油條、芝麻球、春卷以及烘焙類單品蛋撻皮均出現銷售收入下滑情況,因該等單品在各自品類中占比較大,導致油炸類產品和烘焙類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出現下滑。”
蒸煮類產品銷售收入同比有所上升,是因為千味央廚的咸包產品在2024年增幅較大,同時子公司味寶食品自2023年4月起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而2024年完整納入合并報表,因計算周期差異等導致上期基數較低。
另外,菜肴類以及其他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且增幅較大,主要是千味央廚在預制菜產品上通過優化選品、加大新品研發,在市場上快速放量帶來的積極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千味央廚在2024年對產品分類的披露標準進行了調整,將產品劃分為主食類、小食類、烘焙甜品類、冷凍調理菜肴類及其他四大類。照此分類,主食類和小食類的2024年營收均同比下滑。
在費用方面,2024年,千味央廚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均同比增加。其中,銷售費用約為1億元,同比增長13.33%。
經銷收入同比下滑6.04%,積極拓展新零售渠道
從銷售模式看,千味央廚主要為連鎖餐飲企業、團餐、酒店、宴席及新零售自有品牌提供定制化和標準化的速凍面米制品,主要采取直營和經銷兩種模式進行銷售。公司對經銷客戶主要銷售通用品,對直營客戶主要銷售定制品。
直營模式是千味央廚和部分餐飲企業客戶直接簽約、直接合作的銷售模式,客戶主要是全國性的品牌連鎖餐飲企業,如百勝中國、海底撈、華萊士、老鄉雞、盒馬、九毛九等。
2024年,千味央廚加大對大客戶的服務力度,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大客戶(合并關聯方后)數量為173家,2023年底同口徑大客戶數量為159家,同比增加8.81%。另外,公司積極開發潛力餐飲客戶,2024年公司直營模式銷售額為80880.49萬元,同比增幅為4.34%。
按照銷售模式分類,千味央廚2024年主營業務收入情況。截取自企業財報。
2024年,千味央廚經銷渠道的銷售收入約10.51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56.50%,同比下降6.04%。“面對市場競爭的壓力,公司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通過增加銷售人員賦能經銷商客戶;不斷推出新品協助經銷商為終端客戶制定選品解決方案;幫助經銷商建立管理體系,降低運營成本等,協助經銷商創建線下線上全渠道拓客體系。”千味央廚表示。
4月26日,華泰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2024年,千味央廚的經銷渠道收入同比有所下滑,直營渠道收入增速也有所放緩。速凍食品行業整體需求平淡,短期行業價格競爭激烈,公司階段性折扣促銷力度加大,并加大對大經銷商的扶持力度,渠道庫存健康度逐步改善。”
據了解,2024年,在餐飲行業增長緩慢和公司業績承壓的情況下,千味央廚根據市場環境,積極創新思路、更新服務理念,建立了服務新零售渠道的專業團隊,包括研發、生產及銷售團隊,與盒馬、沃爾瑪及其他KA賣場等積極合作。2025年,千味央廚計劃快速推進與新零售渠道的合作,積極開拓市場。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