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量增速遠低于凈利潤增速 涪陵榨菜“提價”一招鮮能否持續奏效?
- 2021年11月29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1月14日,涪陵榨菜發布公告稱,對部分產品出廠價格進行調整,各品類上調幅度為3%-19%不等,公司表示產品提價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主要原料、包材、輔材、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及公司優化升級產品帶來的成本上漲。
過度依賴榨菜單品,涪陵榨菜百億目標落地難
11月14日,涪陵榨菜發布公告稱,對部分產品出廠價格進行調整,各品類上調幅度為3%-19%不等,公司表示產品提價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主要原料、包材、輔材、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及公司優化升級產品帶來的成本上漲。
提價公告發布前,涪陵榨菜披露了2021年三季度成績單,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第三季度凈利潤僅為1.27億元,同比下降近40%。不過,往前追溯,涪陵榨菜業績下滑態勢早有跡象,提價拉動業績增長的策略并非總是有效。
截至目前,榨菜單品占公司營收超八成,公司前三季度營收不足20億元,而涪陵榨菜曾于2020年底提出未來三至五年內實現百億元銷售額,這意味著公司需要盡快在多元化轉型之路上開拓新的增長曲線。
業績承壓、提價存風險
11月15日,在涪陵榨菜發布提價公告后的首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一度漲停,收盤價為35.44元/股,但截至發稿,股價已回落至32.50元/股。
與今年下半年以來大多數食品企業提價的原因相同,涪陵榨菜也表示產品提價的主要因素在于成本上漲。從2020年財報中可以看到,榨菜原材料占榨菜成本達到75%,而青菜頭又是榨菜的主要原材料。根據重慶市涪陵區政府數據,2020年青菜頭市場平均收購價格為900元/噸,2021年價格飆漲至1300元/噸。
除了成本上漲帶來的業績壓力,涪陵榨菜在2018年就遭遇營收增長放緩,且增速趨緩與提價有關。
開源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2008年至2018年,涪陵榨菜產品直接或間接提價累計達12次,其中2016-2017年兩年內涪陵榨菜提價4次,且有3次均為直接提價,公司營收增速也從2017年的35.64%下滑至2018年的25.92%,2019年這一數據僅為3.93%。
開源證券于2020年3月發布的研報顯示,涪陵榨菜2019年營收增速下滑明顯的原因主要為提價及壓貨導致庫存渠道增加,“榨菜連續提價,終端消費需求平淡”,且加之佐餐市場產品如老干媽、海天拌飯醬等產品增多,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市場消費需求。
因此,針對本次直接提價,也有投資者擔憂產品提價后會影響銷量,有投資者向涪陵榨菜董秘詢問稱“對于部分消費者說榨菜比豬肉貴,公司看法怎么樣,會不會流失部分消費者?”
11月18日,涪陵榨菜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對其回應稱,“本次部分產品調價可能對市場銷售有一定的影響,調價對公司未來業績產生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公司會持續跟蹤和調研市場反應,適時采取合理應對措施以拉動銷售。”
提價影響反映在財報數據上,2010年至2018年,公司凈利潤從0.56億元增長到6.6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顯著拉動凈利增長。
多元化遇阻
提價并非萬全之策,涪陵榨菜還力圖通過推動渠道下沉、加大營銷宣傳的方式實現銷量增長。
在2019年遭遇業績變臉時,涪陵榨菜制定了渠道下沉戰略,截至2019年8月,公司在全國的銷售辦事處由34個增加到67個,新開發經銷商600個左右,2020年全年經銷商凈增加858家,2020年末共達2648家。
財報顯示,2020年涪陵榨菜營收、凈利均呈雙位數增長,但業績好轉難以判斷是受益于疫情“宅經濟”還是渠道下沉。有分析師在涪陵榨菜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提出疑慮——“提價與渠道下沉是否沖突?”涪陵榨菜管理層回應稱“兩者沒有必然聯系”。
營銷方面,今年上半年,涪陵榨菜的銷售費用達到3.39億元,第三季度銷售費用較去年同期漲幅達到83.69%。銷售費用激增下,前三季度涪陵榨菜實現歸屬凈利潤5.04億元,同比下降17.92%。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我國醬腌菜年產量約450萬噸,包括泡菜、榨菜、醬菜、新型蔬菜制品,占比分別為45%、22%、11%、22%。2010-2018年醬腌菜年收入復合增速僅6.7%。
在歷年的投資者調研活動中,常有分析師拋出榨菜未來增長空間的問題。涪陵榨菜認為榨菜市場仍可以深耕,甚至于2020年8月宣布33億元的定增計劃用于擴產能,并在2020年底宣布將用3到5年時間實現年銷售額突破百億的目標。
今年前三季度涪陵榨菜營收不足20億元,百億營收的目標需要多品類協同推進。過往財報數據顯示,2010-2015年,榨菜營收占涪陵榨菜總營收的比例均超過九成。
為求轉型,2015年,涪陵榨菜收購泡菜品牌惠通食品,開啟泡菜品類的擴展,時至今日。泡菜業務占比營收不足10%。競爭對手中,泡菜龍頭企業吉香居已于2020年10月接受上市輔導,與涪陵榨菜正面爭奪泡菜市場。
接下來幾年里,涪陵榨菜繼續通過并購擴大產品線,但收購計劃多次遭遇“流產”。2016年,涪陵榨菜曾籌劃收購“國內某調味品生產企業90%以上股權”,籌備了兩個半月之后終止收購。公司董事長周斌全曾透露,同年還嘗試過收購東北一家大醬企業,但最終雙方未能達成一致。
2017年末,涪陵榨菜著手收購味之濃和四川恒星100%股權,進軍豆瓣醬領域,但2018年3月,涪陵榨菜發布公告稱,決定終止收購,且解釋稱“若并購后標的企業無法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2017年9月15日,涪陵榨菜打算以自有資金約7.6億元在遼寧省錦州濱海新區投資建設年產5萬噸蘿卜食品生產線項目,若項目得以落地,利于公司擺脫對榨菜這一單一品類的依賴。但同年12月25日,公司發布公告稱“決定暫停實施5萬噸蘿卜食品生產線建設項目”,原因是發現錦州濱海新區暫不具備實施該項目有關事項的條件,重慶市涪陵區國資委要求停止實施該項目。涪陵榨菜在財報中將蘿卜產品定位為大單品,但2020年財報中,蘿卜成為唯一出現營收下滑的產品。
盡管涪陵榨菜在泡菜、蘿卜、下飯菜等方向做了多元化嘗試,目前仍是以榨菜為主營業務,2020年榨菜收入占比高達86.9%。涪陵榨菜在今年2月市值突破四百億元后,股價一路下跌,至今市值不足300億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