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囤貨引爆存儲漲價潮 雙11手機市場遭連環沖擊
- 2025年11月14日來源:中國家電網
提要:AI 巨頭的算力軍備競賽,正讓手機廠商的 “雙 11” 陷入存儲漲價困局。16G 三星 DDR4 內存條兩月內從 200 元飆至 400 元,TrendForce 數據顯示三季度 DRAM 價格同比暴漲 171.8%,這場被業內稱為 “超級周期” 的漲價潮,讓本就低迷的手機市場雪上加霜。
AI 巨頭的算力軍備競賽,正讓手機廠商的 “雙 11” 陷入存儲漲價困局。16G 三星 DDR4 內存條兩月內從 200 元飆至 400 元,TrendForce 數據顯示三季度 DRAM 價格同比暴漲 171.8%,這場被業內稱為 “超級周期” 的漲價潮,讓本就低迷的手機市場雪上加霜。
漲價根源在于 AI 算力需求爆發。單臺 AI 服務器 DRAM 用量達傳統機型 8 倍,阿里 3800 億 AI 基建投資、OpenAI 數千億美元芯片采購等需求,使三星等廠商將 20% DRAM 產能轉向 AI 專用 HBM,傳統存儲供應銳減。摩根士丹利指出,AI 買家 “不講價” 的戰略采購,徹底顛覆市場定價邏輯。
終端市場首當其沖。小米 K90 系列不同存儲版本價差擴大至 600 元,較上一代增加 50%,雷軍不得不緊急降價 300 元平息用戶不滿;vivo X300、OPPO Find X9 系列分別漲價 100-300 元,PC 端部分機型價差超千元。這進一步加劇行業寒意,疊加三季度 6846 萬臺的出貨量同比下滑,頭部品牌更難復制昔日增長。
廠商已啟動自救。vivo 聚焦 3B 精簡模型降低內存占用,谷歌 Pixel 10 劃出 3.5GB 專用 AI 內存區;長鑫存儲 2025 年產能預計增長 50%,試圖緩解供應壓力。但威剛董事長坦言,四大存儲品類同步缺貨漲價 “30 年未見”,且 2027 年前產能已被提前鎖定。
從手機戰報失聲到存儲成本高企,行業正經歷雙重擠壓。這場由 AI 引發的供應鏈重構,考驗著廠商在成本與體驗間的平衡能力,而國產產能突圍與技術優化,成為破局關鍵。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