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物旅行或成入境游新支點
- 2025年11月14日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提要:風物讓文化變得可感知、可體驗,打破了文化傳播的抽象壁壘。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的風物涵蓋飲食、非遺、民俗等多形態,安徽歙縣魚燈、江西婺源甲路紙傘等具象化的風物,無需復雜解讀,便能使外國游客直觀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風物旅行以獨特地域文化為吸引物,能滿足外國游客對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需求,也將成為各地發展入境游的差異化優勢。
風物讓文化變得可感知、可體驗,打破了文化傳播的抽象壁壘。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的風物涵蓋飲食、非遺、民俗等多形態,安徽歙縣魚燈、江西婺源甲路紙傘等具象化的風物,無需復雜解讀,便能使外國游客直觀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相較于游覽傳統景點,風物體驗更具沉浸感。游客可通過參與民俗體驗、學習非遺技藝等活動,深度感知中國文化的魅力。這種體驗式的文化傳播更易引發情感共鳴,有助于游客建立對中國文化的立體認知。同時,風物中蘊含的生態智慧、匠人精神等共性價值,還能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傳統入境游線路多聚焦長城、故宮等標志性景點,而風物旅行則將視角延伸至小城村寨,各地風物以獨特性和原生態特質,滿足外國游客的多元需求,成為個性化入境游產品。風物的產業化開發能豐富入境游產品體系,從非遺工坊研學到民俗節慶體驗,從美食尋味之旅到文化IP打卡線路,多元產品矩陣可適配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偏好的外國游客,有效提升入境游的復購率和口碑傳播力。
風物旅行還能帶動區域協同發展,形成入境游新增長極。很多風物分布在非傳統旅游熱點地區,其開發有助于引導外國游客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小城鎮和鄉村延伸,既拓展了入境游的空間版圖,又促進了區域文旅協調發展。
隨著外國游客對深度體驗中國文化的需求持續增長,風物旅行正精準契合這一市場新期待。當前,各地正通過打造沉浸式風物體驗空間、開發國潮文創產品等舉措,提升入境游吸引力。可以預見,憑借對中國文化的深度挖掘與生動呈現,風物旅行將進一步激活入境游市場潛力,或成撬動入境游高質量發展的新支點,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起更具溫度與活力的橋梁。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