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熱點關注>正文內容
          • 十部門發布實施方案 拓展農產品消費新空間
          • 2025年08月01日來源:人民日報

          提要:如何活躍城鄉消費市場?實施方案提出,持續打造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等,創新節慶展會消費平臺。2024年,各地組織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3000多場次,累計帶動農產品消費300多億元。“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將開展‘百名主播+千個鄉村+萬種產品’公益助農等系列促消費活動,打造更多消費場景。”雷劉功介紹。

          新式茶飲、低脂奶酪、谷物能量棒……不同于傳統的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需求,如今消費者更加注重農產品的品質化、個性化、功能化,許多新的消費場景也在不斷出現。

          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聯合發布《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提出9個方面23項具體舉措。

          如何優供給?

          農產品消費的源頭是農業生產。今年上半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7.9%的較高水平?!笆奈濉币詠?,新認證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3.6萬個,認證數量較“十三五”末增加70%,每年向社會提供綠色優質農產品實物總量超過2億噸,2024年綠色食品銷售額6097.8億元,帶動農產品生產向標準化、綠色化、優質化邁進。

          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遴選發布了哈爾濱紅腸、郫縣豆瓣、西湖龍井茶等39個第一批重點培育的地方特色食品產業名單,引導各地深入挖掘本地區糧油、畜禽、果蔬等特色農產品資源,加大精深加工轉化力度。“食品工業上游承接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下游拉動日常飲食消費,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規劃引領和要素支持,推動食品工業提質升級,帶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惫I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李強表示。

          如何暢流通?

          農產品消費一頭連著農業生產、一頭連著百姓生活,流通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建設暢通、安全、高效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有利于降低流通損耗、提升農產品消費品質,拓寬農產品上行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商務部流通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張祥表示。

          推動建設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商務部加快健全農產品供應鏈,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2024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15.8%。

          作為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國每年僅生鮮農產品消費規模就達10億噸。生鮮農產品跨越山海,從產地到餐桌一路“鮮”已經不是問題,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冷鏈物流的支撐和保障。冷鏈跟不上,配送跟不上,就會限制生鮮農產品消費。

          “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部聚焦“最先一公里”,持續推進產地冷鏈物流網絡建設。實施中央財政冷鏈項目,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新增庫容超9800萬立方米,比“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我們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重點就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預冷設施、產地冷鏈集配中心以及產后處理能力建設作出部署,持續優化產地冷鏈物流網絡?!鞭r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說。

          如何活市場?

          “村BA”、村跑、村創……從消費場景看,消費者在關注農產品品質與安全的同時,越來越關注體驗感,呈現游購一體、線上線下融合等趨勢。

          “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是塑造消費新場景、拓展消費新空間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深入挖掘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元價值,構建‘點線面’結合的鄉村休閑旅游發展格局,持續培育消費新增長點?!鞭r業農村部副部長江文勝說。

          依托田園風光、民俗風情等資源優勢,開發農事體驗等新業態新產品,打造城鄉居民消費好去處。2024年,休閑農業營業收入近9000億元,成為旅游業場景創新、業態融合最活躍的領域之一。

          如何活躍城鄉消費市場?實施方案提出,持續打造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等,創新節慶展會消費平臺。2024年,各地組織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3000多場次,累計帶動農產品消費300多億元。“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將開展‘百名主播+千個鄉村+萬種產品’公益助農等系列促消費活動,打造更多消費場景。”雷劉功介紹。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