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能源化工>正文內容
          •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報告顯示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持續降低
          • 2025年07月31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卡梅拉也表示,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貿易關稅和原材料供應限制,都有可能減緩這一勢頭并推高成本。“為了保護能源轉型的成果,我們必須加強國際合作,確保開放和有彈性的供應鏈,并建立穩定的政策和投資框架,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地區。向可再生能源轉型是不可逆轉的,但其速度和公平性取決于我們今天作出的選擇。”卡梅拉說。

          與化石燃料相比,可再生能源不僅在成本上具有競爭力,而且還能減少對國際燃料市場的依賴,提高能源安全水平。隨著技術的成熟和供應鏈的加強,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有望繼續降低,但短期挑戰依然存在。為了保護能源轉型成果,必須加強國際合作,確保開放和有彈性的供應鏈,并建立穩定的政策和投資框架。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最新發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稱,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市場中保持成本競爭力領先地位。與化石燃料相比,可再生能源保持了價格優勢,技術創新、有競爭力的供應鏈和規模經濟效應推動了成本下降。

          2024年,太陽能光伏發電比成本最低的化石燃料電力平均便宜41%,而陸上風電項目則便宜53%。陸上風能仍然是最經濟實惠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價格為0.034美元/千瓦時,其次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價格為0.043美元/千瓦時。

          報告指出,2024年新增的582吉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大大節約了成本,避免了價值570億美元左右的化石燃料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新投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中,有91%的項目比任何新增化石燃料能源替代方案都更具成本效益。

          與化石燃料相比,可再生能源不僅在成本上具有競爭力,而且還能減少對國際燃料市場的依賴,提高能源安全水平。現在,可再生能源的商業案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說服力。

          隨著技術的成熟和供應鏈的加強,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有望繼續降低,但短期挑戰依然存在。包括貿易關稅在內的地緣政治變化、原材料短缺和不斷變化的制造業態勢,帶來了可能暫時提高成本的風險。

          歐洲和北美地區的成本上升趨勢可能持續,這主要受到結構性挑戰的影響,如許可延遲、電網容量有限以及系統平衡費用增加等。相比之下,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區,由于可再生能源潛力巨大,可能出現顯著的成本下降。

          報告還探討了影響可再生能源投資的結構性成本的驅動因素和市場條件。報告認為,穩定且可預測的收入框架對于降低投資風險和吸引資本至關重要。無論是在成熟市場還是新興市場,降低融資風險都是擴大可再生能源規模的核心。購電協議(PPAs)等工具在獲得可負擔得起的融資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而不一致的政策環境和不透明的采購流程則削弱了投資者的信心。

          集成成本正在成為可再生能源部署的新制約因素。由于電網連接瓶頸、審批流程緩慢和當地供應鏈成本高昂,越來越多的風能和太陽能項目被推遲。這種情況在二十國集團(G20)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尤為嚴重,這些地區必須加快電網投資步伐,以跟上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和可再生能源的擴張速度。

          融資成本仍然是決定項目可行性的決定性因素。在“全球南方”的許多發展中國家,受宏觀經濟條件和預期投資風險的影響,高昂的資本成本大大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例如,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發現,雖然歐洲和非洲的陸上風力發電成本相近,2024年均為約0.052美元/千瓦時,但成本結構存在顯著差異。歐洲項目主要由資本支出驅動,而非洲項目承擔的融資成本比例要高得多。

          此外,發電以外的技術進步也在改善可再生能源的經濟性。自2010年以來,電池儲能系統的成本下降了93%,到2024年,公用事業規模儲能系統的成本達到192美元/千瓦時。這一下降主要歸功于制造規模的擴大、材料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優化。

          電池儲能、混合系統(太陽能、風能和電池儲能系統結合)以及數字技術正日益成為整合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關鍵。人工智能支持的數字工具正提升資產性能和電網響應能力。然而,數字基礎設施、靈活性以及電網擴建和現代化仍面臨嚴峻挑戰,尤其在新興市場,若缺乏進一步投資,可再生能源的全部潛力將無法實現。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說:“可再生能源正在崛起,化石燃料時代正在衰落,但領導者必須消除障礙,建立信心,釋放資金和投資。可再生能源正在照亮通往一個人人都能負擔得起、電力充足且安全的能源世界的道路。”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談到,2024年,所有在運可再生能源項目所節省的化石燃料成本達到4670億美元。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在成本上優于化石燃料,為實現經濟實惠、安全可靠和可持續的能源供應提供了一條清晰道路。這一成就是多年技術創新、政策引導和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的結果。

          不過,卡梅拉也表示,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貿易關稅和原材料供應限制,都有可能減緩這一勢頭并推高成本。“為了保護能源轉型的成果,我們必須加強國際合作,確保開放和有彈性的供應鏈,并建立穩定的政策和投資框架,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地區。向可再生能源轉型是不可逆轉的,但其速度和公平性取決于我們今天作出的選擇。”卡梅拉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