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熱點關注>正文內容
          • 耕地保護、文旅消費、冰雪經濟…… 第三場“部長通道”回應社會熱點
          • 2025年03月12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表示,下一步要重點聚焦賽事經濟、戶外經濟、冰雪經濟,全面對接擴大內需、區域發展、科技創新和綠色轉型,更好發揮體育在優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的獨特作用,釋放體育消費的潛力,推動“體育+”融合發展模式擴圍增量,讓體育成為更多地方發展的“金名片”和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新引擎”。

          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中,自然資源部部長關志鷗正在接受媒體采訪。 記者 史麗 攝

          在3月11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中,自然資源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體育總局的負責人回應了社會熱點話題。

          自然資源部部長關志鷗:

          堅決守住守好18億畝耕地紅線

          自然資源部部長關志鷗表示,耕地保護事關糧食安全,事關民生福祉,經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牢牢守住了18億畝的耕地紅線,為糧食連續豐收提供了重要支撐。今年,自然資源部要全面提升數量、質量、生態相結合的耕地保護效能,重點做好三件事:

          一是穩數量、強監管。要以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為目標,加快構建耕地保護一張圖管理體系,通過落地上圖、“以圖管地”推動耕地保護向數智化轉型,切實做到心中有數、心里有底。同時,強化占補平衡管理,明確占補平衡的空間,拓展占補平衡的來源,確保占一畝補一畝,確保耕地補足補優。在工作中要嚴防占多補少、占優補劣、弄虛作假。

          二是提質量、優布局。根據國土空間規劃的總體布局,結合規劃實施評估監測情況,要對現有耕地因地制宜進行綜合整治,合理調入適合耕種的優質土地,有序調出不穩定耕地,進一步優化耕地的空間布局,進一步增加優質耕地的比例。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把黑土地保護好,使之成為耕地保護中的“優等生”。

          三是優生態、惠民生。要把耕地放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這一層面進行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以水定地,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沙則沙。要統籌耕地保護和鄉村生態治理,通過科學規劃,再現鄉村美景,讓欣賞田園風光、想起小時候的味道成為百姓生活的新時尚。同時,耕地保護也連著民心,要及時糾正個別地方在工作中出現的損害群眾利益、破壞生態的行為,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切實維護生態安全。

          文化和旅游部部長孫業禮:

          把文化和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

          文化和旅游部部長孫業禮表示,文化和旅游消費群體多元,場景豐富,鏈條很長,幾乎沒有增長的天花板。文化和旅游消費在擴大消費方面大有可為。對于把文化和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孫業禮介紹了四個方面的著力點。

          第一要加強規劃引領。推動把文化和旅游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跟國家重大的發展戰略相銜接,從而從戰略布局上為文化和旅游業的發展留出空間,在宏觀政策上予以支持。同時也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根據各自不同的資源稟賦,實施“一城一策”“一地一策”,制定具體的發展規劃,從而提供更精準的政策支持。

          第二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和旅游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很多短板和弱項。下一步,要從金融、財稅等各個方面爭取更多的支持,加快把這些短板和弱項補齊。

          第三要加快培育新業態。對低空觀光、海洋旅游、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將采取包容審慎的理念,逐步完善服務引導管理政策,為新業態的競相迸發創造好的條件。特別要大力支持文旅企業與科技的融合,使科技這個最大的變量,為文化和旅游業的加速發展不斷帶來新的驚喜。

          第四要優化營商環境,規范市場秩序。對于強迫購物等現象,一方面加大打擊懲治力度,另一方面不斷完善法律制度,加強標準引領。要在全社會弘揚和建設誠信文化,爭取多管齊下鏟除“頑瘴痼疾”。對于無序競爭、惡性競爭,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和規范,防止“劣幣驅逐良幣”。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

          進一步促進和擴大體育消費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表示,下一步要重點聚焦賽事經濟、戶外經濟、冰雪經濟,全面對接擴大內需、區域發展、科技創新和綠色轉型,更好發揮體育在優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的獨特作用,釋放體育消費的潛力,推動“體育+”融合發展模式擴圍增量,讓體育成為更多地方發展的“金名片”和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新引擎”。

          “我們要在體育改革上尋求新突破。”高志丹透露,國家體育總局正在積極研究制定體育強國建設指標體系和深化體育改革的有關方案,著力打造“全國一盤棋”建設體育強國的新格局。

          他介紹,要通過深化體育改革,為群眾提供更高水平的體育公共服務和產品,建立更有利于提升競技體育水平的新型舉國體制。構建科學規范、運行高效、充滿活力的體育治理體系,讓宏觀政策更完善,治理體系更現代,市場機制更靈活,服務保障更充分,地域特色更鮮明,使中國體育更具人民性、時代性、競爭力。

          談到冰雪經濟時,高志丹表示,要繼續貫徹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持續拓展冰雪運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穩住冰雪經濟總規模萬億元的基本盤,力爭到2030年達到1.5萬億元的目標。

          在政策體系層面,要進一步加大冰雪器械制造、冰雪旅游、金融支持等政策的出臺,加大資金和政策的投入,支持國產冰雪器材設備企業發展,不斷優化冰雪經濟發展環境,釋放政策活力,促進和擴大冰雪消費。

          在產品供給上,要鼓勵各地繼續承辦高水平冰雪賽事,繼續辦好跟著賽事去旅行,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等活動,打造冰雪運動主題的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擴大外宣推介,吸引更多海外游客來中國滑雪和旅游。

          在發展基礎上,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加大冰雪人才培養,吸引大眾持續參與冰雪運動,加快冰雪領域相關標準的研制,不斷提升冰雪場地設施和服務的水平,完善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相關數據的統計和監測工作,持續推動冰雪運動的高質量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