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產業重塑:中國500強比亞迪首超上汽,寧德時代排名下滑
- 2025年09月16日來源:新京報
提要: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9月15日發布“2025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比亞迪以7771億元的營收位列總榜第26位,首次取代上汽成為汽車行業榜首。奇瑞控股排名大幅躍升,從2023年的176位升至今年的58位,上升了118個位次。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9月15日發布“2025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比亞迪以7771億元的營收位列總榜第26位,首次取代上汽成為汽車行業榜首。奇瑞控股排名大幅躍升,從2023年的176位升至今年的58位,上升了118個位次。
不難看出,新能源與智能化轉型成效成為決定排名的關鍵因素。賽力斯、蔚來控股、欣旺達電子等多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首次上榜,而部分傳統車企排名持續下滑甚至落榜。上汽集團以6275億元營收保持總榜第36位,但排名已連續3年下滑。寧德時代位列總榜第77位,較去年下降10位。

2023年-2025年中國企業500強變化(汽車領域)。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林子 制圖
中國車企前三強大洗牌:
比亞迪登頂、吉利上升,上汽、一汽雙雙下滑
上汽、一汽、比亞迪,是去年稱霸中國車市的前三強企業,然而今年格局已變。
比亞迪成為最大贏家,從2023年的第65位躍升至2025年的第26位,上升了39個位次。去年還是第三名的比亞迪在今年一舉超越一汽和上汽,成為榜首。
上汽集團則呈現相反軌跡,從2023年的第26位下滑至2024年的第29位,再下滑至2025年的第36位。排名持續下滑讓上汽集團如今在整車企業中只能排名第二。
一汽集團排名也出現下滑,從2024年的第34位下滑到第41位,直接跌出了前三強。取代一汽的是吉利集團,它的排名從2023年的第68位上升至第53位,再上升至39位。
由此,比亞迪、上汽、吉利成為今年中國車企排名前三強。
“其實我們也可以把排名的一升一降,看作是中國汽車產業正在完成從傳統燃油車時代向新能源時代的權力交接?!敝袊髽I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新能源汽車重構了整個產業。傳統燃油車時代,發動機、變速箱的價值占比超過40%,而在新能源汽車中,電池、電驅和智能系統的價值占比超過60%。這種價值轉移使得傳統車企的優勢領域被弱化,而比亞迪等企業在電池、電控領域的積累得到充分發揮。
不僅如此,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電子電氣架構、操作系統、自動駕駛算法也成為新的競爭焦點。比亞迪在智能化領域快速跟進,又一次為自己積攢了優勢資本。
新能源陣營“黑馬”頻現:
奇瑞躍升超100位,賽力斯、蔚來首上榜
奇瑞控股表現尤為搶眼,從2023年的176位升至2025年的58位,上升了118個位次,成為進步最快的汽車企業。
奇瑞的崛起得益于兩個關鍵因素——技術和海外市場突破。一方面,2025年以來奇瑞進一步加快新能源轉型步伐,推出iCAR和星紀元等新能源品牌,其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也從2023年的17%提升至2024年的35%。
另一方面,海外市場成為奇瑞銷量增長的重要來源。2024年,奇瑞汽車出口114.5萬輛,同比增長21.4%,取代上汽成為出口銷冠。
此外,賽力斯和蔚來作為新勢力代表,在500強榜單中表現亮眼。賽力斯位列總榜第190位,蔚來位列第367位,兩者均為首次上榜。
這兩家車企可以說都是智能汽車的代表。其中,賽力斯與華為深度合作,問界系列車型銷量大幅增長,蔚來則堅持高端電動化路線。
從銷量數據看,2025年8月,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43262輛,同比增19.57%;蔚來汽車交付量達31305輛,同比大幅增長55.2%。雖然其規模與傳統巨頭仍有差距,但增長勢頭迅猛。
技術創新投入是新勢力的共同特點。蔚來2024年研發投入超過130億元,賽力斯也持續加大在電驅技術、智能座艙等領域的研發投入。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廣汽集團從2023年的第49位下滑至2025年的第65位;東風汽車從第58位下滑至第73位。重慶小康控股從去年第461位落榜,廣西玉柴機器也跌出榜單,傳統車企轉型壓力凸顯。
產業鏈加速重構:
多家鋰電池企業表現亮眼,寧德時代排名下滑
汽車產業鏈企業在500強榜單中的表現同樣值得關注。在汽車產業鏈企業,寧德時代位列總榜第77位,較去年下降10位。
鋰電池企業表現亮眼。欣旺達電子首次上榜即位列第440位,反映出動力電池市場的快速擴張。陽光電源排名從2023年的落榜升至2025年的第318位,持續上升趨勢明顯。
汽車電子與智能駕駛領域,寧波均勝電子排名從2023年的第475位升至第442位;廣東德賽集團首次上榜位列第492位。
分析三年排名變化趨勢,可以看出中國汽車產業正在向電動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轉型。
2025年榜單中,傳統車企數量相應減少。動力電池、智能駕駛、車聯網等核心零部件企業排名普遍上升。如果放眼整個行業,與“十三五”末相比,先進制造業入圍企業數量增加,新能源設備制造、動力和儲能電池、通信設備及計算機制造、半導體及面板制造等行業入圍企業數量從23家增加到32家。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汽車產業整合加速。如今中國汽車市場有包括哪吒汽車在內的不少品牌退出,未來幾年中國汽車產業將進入深度整合期,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宏任提醒,盡管以500強企業為代表的一批中國大企業規模已經進入世界前列,但以世界一流、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標準來衡量,我國企業仍處在跟跑、并跑到部分領跑的進程中,能占據國際產業領軍位置的企業亟待補充?!爸袊髽I500強,要堅定走出大而不強的境地,需要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扎實推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