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汽車>正文內容
          • 前五月產銷量同比增長均超10% 汽車行業運行穩中向好
          • 2025年06月13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兩新”政策加力擴圍,持續顯效,疊加車企新品投放、多地車展促銷等利好因素,汽車市場消費活力加速釋放。具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快速增長,自主品牌開啟向上新階段,汽車出口增速明顯提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6月11日發布數據,今年前5個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同比增長均超10%,汽車行業整體運行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前5個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282.6萬輛和1274.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7%和10.9%。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569.9萬輛和560.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5.2%和44%,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4%。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兩新”政策加力擴圍,持續顯效,疊加車企新品投放、多地車展促銷等利好因素,汽車市場消費活力加速釋放。具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快速增長,自主品牌開啟向上新階段,汽車出口增速明顯提高。

          作為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官方指定平臺,懂車帝“政府補貼”頻道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補貼申領服務。懂車帝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已普遍形成買車先領補貼的認知,而且領補貼消費者買車時會更青睞新能源產品,這對產業發展和車市活力提升具有明顯促進作用。

          在補貼政策帶動下,新能源汽車產銷快速增長。5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30.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和36.9%。與上月相比,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純電動汽車產量小幅下降、銷量小幅增長,燃料電池汽車產銷明顯下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呈兩位數增長。

          汽車智能化、新能源化轉型給中國汽車品牌帶來了發展機遇。前5個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56.2萬輛,同比增長26.3%,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8.8%,銷量占有率較去年同期提升7.5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其中,鴻蒙智行全系5月份交付新車44454輛,再創新高。問界M9累計交付突破20萬臺,創50萬級車型交付新紀錄。

          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比亞迪5月份國內乘用車銷售29.3萬輛,其中23.1萬輛搭載智駕系統,占比達79%。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智能汽車市場,比亞迪以規模效應推動智能駕駛技術成本降低,實現了智能駕駛技術的大規模下沉。

          汽車市場內需向好的同時,出口增速也明顯提高,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明顯。5月份,新能源汽車出口21.2萬輛,環比增長6.1%,同比增長1.2倍。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出口85.5萬輛,同比增長64.6%。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仍是中國產品競爭力提升和全球南方國家市場的小幅增長,特別是中東成為出口增量的核心市場。

          中國汽車加速出海主要得益于汽車全產業鏈在海外加速布局。京西智行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喜合介紹,公司擁有10大生產基地、7大研發中心,其中4大生產基地與5大研發中心在歐洲和北美,由中國總部統籌戰略與研發核心技術。依托磁流變懸架與電子機械制動系統等領先技術,該公司將持續助力中國汽車產業競爭力提升。當前,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正從“規模出海”轉型至“價值升級”,通過復制“中國速度”及“中國成本”,在海外實現真正的價值創造。

          陳士華認為,前5個月,我國汽車產銷延續快速增長勢頭,為全年汽車產銷增長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中汽協也表示,盡管我國汽車行業整體運行穩中向好,市場活力不斷釋放,但行業盈利水平持續下滑,“增量不增利”的局面未有改善。以無序“價格戰”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內卷式”競爭,是行業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協會于5月31日對外發布了《關于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旨在引導所有企業遵從公平競爭原則,堅持創新驅動,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共同維護行業健康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