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汽車>正文內容
          • 汽車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增長34.4%、35.5%
          • 2025年01月27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面對部分國家的關稅壁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分析,汽車出海正處于整車出口轉向海外投資生產的重大階段性調整過程中。下一步的重點是,通過在當地建廠,促進當地就業及經濟發展的同時,協同架構汽車的商業模式和配套體系,形成相互加持的效果。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均超3100萬輛,連續第二年產銷量均突破30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均首次突破1000萬輛,均超1200萬輛,實現跨越式發展。2024年我國出臺系列政策,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加大力度推動汽車以舊換新;各地開展了靈活多樣的促消費活動,對汽車消費的拉動作用明顯。

          綠色智能浪潮涌動

          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多項突破。數據顯示,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新能源新車銷量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0.9%,繼續成為汽車工業的重要增長點。

          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銷量占乘用車國內銷量比例已連續7個月超50%,新能源商用車國內銷量占商用車國內銷量比例也已連續5個月超20%。“2025年,新能源汽車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預計全年銷量將實現1600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說。

          從動力電池到整車的生產和銷售,我國已形成完整高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系統。汽車產業綠色化、智能化浪潮涌動,源自創新技術的有力支撐。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人機交互等技術全球領先,線控轉向、主動懸架等技術加快突破。統計顯示,2024年,搭載L2級別以上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新能源新車占比已超60%。

          為更好滿足消費者環保、便捷的出行需求,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高技術業務部車船處副處長于德營建議,要通過技術創新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在綠色化方面,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網絡,解決消費者的續航焦慮和充換電便利性問題;在智能化方面,加快智駕算法、智駕芯片、智駕操作系統OS、車聯網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夯實智能化技術基礎,加快完善法規政策與標準體系,積極探索“車路云一體化”賦能無人駕駛的有效路徑。同時,構建智能綠色產品殘值體系,建立健全汽車行業碳足跡管理體系,開展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

          出口量再上新臺階

          我國汽車產業國際化步伐保持穩定發展,汽車出口量再上新臺階,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消費選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2021年以來,中國車企海外開拓持續見效,出口數量快速提升,成為拉動中國汽車產銷增長的重要力量。2024年,盡管外部壓力加大,我國汽車出口仍實現同比增長19.3%,達到585.9萬輛,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地位進一步鞏固。

          分車型看,2024年乘用車出口495.5萬輛,同比增長19.7%;商用車出口90.4萬輛,同比增長17.5%。從燃料驅動形式來看,2024年,傳統燃料汽車出口457.4萬輛,同比增長23.5%;新能源汽車出口128.4萬輛,同比增長6.7%。特別是長續航插電混動和增程技術產品,得到海外用戶認可,2024年,插混汽車出口29.7萬輛,同比增長1.9倍。

          面對部分國家的關稅壁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分析,汽車出海正處于整車出口轉向海外投資生產的重大階段性調整過程中。下一步的重點是,通過在當地建廠,促進當地就業及經濟發展的同時,協同架構汽車的商業模式和配套體系,形成相互加持的效果。

          當前,汽車企業正穩步有序開展汽車產業國際化布局,本土化與合規問題成破題關鍵。于德營建議,引導汽車全產業鏈條“走出去”,逐步構建集零部件供應鏈、整車生產、產品銷售、檢驗檢測、售后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體系。同時,聯合國外機構開展法律法規研究,推動產業合規化建設及標準互認。汽車企業要不斷強化產品設計開發能力,針對不同國家文化傳統及社會發展水平,因地制宜開發相關產品。加強海外品牌營銷和宣傳推廣,利用線下店面及社交媒體等渠道開展品牌故事傳播。

          “兩新”政策持續發力

          “兩新”政策對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消費需求、促進綠色轉型起到了重要牽引作用。2024年3月份,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發布《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隨后《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出臺。8月份,商務部等7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有關工作的通知,補貼標準由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1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補7000元,分別提高至2萬元和1.5萬元。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汽車消費市場煥發新活力。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介紹,“兩新”政策實施以來,2024年全年汽車報廢更新超290萬輛,置換更新超370萬輛,帶動汽車銷售超9200億元。汽車以舊換新中,換購新能源汽車的比例超過60%。

          順應消費者期待,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車納入報廢更新補貼范圍,統一規范全國汽車置換更新最高補貼限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務副秘書長許海東介紹,2025年,我國將加力實施“兩新”政策,汽車消費市場潛力將不斷釋放。預計今年我國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290萬輛左右。

          “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汽車行業仍面臨不少挑戰,主要表現為,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加深、汽車消費內生動力欠佳、行業競爭加劇、盈利持續承壓等。”陳士華說。

          王青認為,創新是2025年汽車產業繼續駛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持續創新是我國汽車產業在全球保持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規范發展對于汽車產業升級也至關重要。“目前,價格戰已影響汽車產業的平穩健康發展。”王青表示,需要通過建立規范的秩序,引導汽車產業由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