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汽車>正文內容
          • 理想汽車的“水銀門”疑云
          • 2021年07月22日來源:新浪財經

          提要:理想汽車“水銀門”事件再升級。7月20日晚,針對“水銀門”事件當事車主所稱的理想汽車座椅存在水銀可能是批量污染的情況,理想汽車與座椅供應商佛吉亞分別回應稱,生產、運輸環節無出現水銀的可能。

          理想汽車“水銀門”事件再升級。7月20日晚,針對“水銀門”事件當事車主所稱的理想汽車座椅存在水銀可能是批量污染的情況,理想汽車與座椅供應商佛吉亞分別回應稱,生產、運輸環節無出現水銀的可能。

          從發現座椅上有水銀到理想汽車CEO李想怒斥媒體和造謠者,并聲稱系第三方投毒,再到雙方各執一詞,發酵近20天的理想ONE座椅“水銀門”始終未能有定論。隨著理想汽車與車主的拉鋸戰持續升溫,也讓“水銀門”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再度回應

          前一天發聲要起訴的理想汽車“水銀門”事件當事車主7月20日發布微博稱,當日在理想交付中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拆了主駕座椅,發現也有水銀。該車主認為,水銀被包裹在無孔真皮下方,拆開難度大,無法后期投撒。該車主個人判斷理想汽車座椅有水銀可能是批量污染,例如來料海綿庫存和運輸時與水銀產品混裝。

          針對車主再發聲,7月20日晚,理想汽車迅速回應,同時座椅供應商佛吉亞中國也發布聲明。理想汽車方面表示,7月13日下午至7月19日期間,問題車主將車輛開走。7月19日晚間,應車主要求在理想汽車維修中心進行主駕駛座椅檢測時發現主駕駛座椅也有水銀。

          “從現場情況看,主、副駕駛座椅都有大量液態水銀。該問題車輛生產日期為2021年1月。如果出現在生產環節,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座椅生產環節需要大批量水銀浸泡;第二,有專用水銀浸泡設備。但經我們調查后發現,以上情況完全不存在。”理想汽車方面稱。

          理想發布聲明顯示,通過座椅供應商佛吉亞的調查,問題車的主駕座椅和副駕座椅生產當天共生產563個座椅。理想相關負責人表示,7月6日至今,理想汽車抽查部分裝配這563個座椅的2020款理想ONE,均未發現水銀。因此,不可能是整批量有問題,而生產與運輸裝配流程座椅的匹配為離散狀態,正好有問題的副駕座椅碰上正好有問題的主駕座椅裝在同一輛車中的概率接近為零。

          而佛吉亞中國則發布聲明稱,負責理想ONE座椅的整椅裝配工廠、座椅骨架制造工廠、面套裁剪和縫紉工廠,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均不涉及使用汞元素(俗稱“水銀”)。同時,主駕和副駕駛座椅生產間隔約8小時,而主副座椅使用不同料架進行存放并發運至理想汽車。

          “因此,我們更加確信不是生產環節產生,該情況屬于第三方投毒造成。水銀投毒屬于情節嚴重的刑事犯罪行為。理想汽車堅持車主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問題,并將全力配合司法機關調查。對于造謠抹黑者,也必將以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理想汽車方面稱。

          持續發酵

          事實上,這已不是理想汽車方面首次聲稱水銀與自己無關,并懷疑是由于第三方投毒導致,而“水銀門”事件也激怒了李想。

          7月4日,一位“理想ONE”車主在“理想汽車”App連發布3條視頻。該車主稱,最近發現汽車座椅從里面往外滲水銀,并且坐墊座架子上、座椅下面也出現大量水銀珠。視頻顯示,不僅座椅縫隙中有水銀存在,按壓坐墊還會從小孔中往外滲出水銀珠。

          隨后,理想汽車發布說明稱,“近日,針對一位用戶反映的車輛座椅發現疑似‘水銀’的物質,我司高度重視并已第一時間展開全面調查。理想ONE在產品設計、原材料選擇、生產制造、運輸以及交付環節均未使用到汞,并且符合《汽車禁用物質要求》(GB/T30512-2014)及歐盟ELV等有害物質相關要求,請各位用戶放心使用”。同時,李想回懟稱:“造謠我們用水銀的人和媒體,祝愿你們血液里流動著汞,腦子里裝滿了汞。”但不久后李想又將該內容刪除。

          不過,該事件很快發生反轉。7月6日,當事車主與理想汽車總部人員一起取到檢測結果,檢測報告顯示,證實車座椅里疑似水銀的物質確為水銀,其中含有395g/kg的汞物質。面對檢測結果,當晚理想汽車回應稱,“理想汽車在零部件、生產、制造等所有環節,對于汞的使用和采購為零”,并認為車上汞的存在是外部使用或投毒造成。李想則在微博喊話車主,“理想汽車100%支持你去報案,因為汞投毒屬于情節嚴重的刑事犯罪行為。請務必、務必、務必使用法律的手段,絕不要心慈手軟”。但對于投毒的說法,上述車主并不接受并回應稱,不認為身邊的人會有投毒的情況。

          7月12日,當事車主發微博表示,雙方已報警4次,但因不構成投毒標準未立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表示,目前該事件尚無定論,但作為企業CEO對外發聲和回應將影響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回應和發聲要合情合理才能推進事件的解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