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綁定華為又牽手百度 極狐欲打造共享無人車
- 2021年06月24日來源:新浪財經
提要:“從事電動車行業十年,我一個最大的感受是這個賽道里有很多可能性。我希望消費者坐在車上時,車不僅是過去傳統意義上的移動出行工具,還可以有更多豐富的元素、搭載更多新技術。”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北汽新能源總經理代康偉不止一次提到“可能性”這個詞。
“從事電動車行業十年,我一個最大的感受是這個賽道里有很多可能性。我希望消費者坐在車上時,車不僅是過去傳統意義上的移動出行工具,還可以有更多豐富的元素、搭載更多新技術。”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北汽新能源總經理代康偉不止一次提到“可能性”這個詞。
近期,相繼與華為、百度聯手的ARCFOX極狐(以下簡稱極狐)也釋放出品牌對于各種可能性的探索。6月17日,極狐與百度聯合發布新一代量產共享無人車Apollo Moon,新車基于百度第五代Robotaxi技術,以極狐αT車型為基礎打造而成。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極狐已與華為在自動駕駛領域開展了深度合作。4月17日,首款搭載華為鴻蒙OS和華為高階自動駕駛ADS系統的量產車型極狐αs公布售價。據悉,近期極狐αS華為HI版產線驗證車已經下線,新車即將進入交付狀態。
華為TOC,百度TOB
據了解,百度和極狐的技術協同并不局限于簡單系統搭載,還包括產品使用體驗、系統集成的聯合測試。“除定制的激光雷達和計算平臺,所有傳感、設備都集中在集成的車身內,前端的量產程度非常高。”百度副總裁、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王云鵬介紹,前裝帶來的最大優勢是成本大幅下降。
百度方面稱,與此前動輒高達百萬的自動駕駛車輛相比,Apollo Moon包括整車和無人駕駛套件在內的整體成本是48萬元,按穩定運營5年計算,Apollo Moon的月均成本為8000元,與雇傭一位一線城市網約車司機的成本相當,加之無人駕駛車可以實現24小時運營,這意味著Apollo Moon已經具備了在成本上替代現有網約車的可能性。
同時,極狐與百度還就進一步合作達成戰略共識,雙方預計在未來3年落地超1000輛共享無人車。在政策允許范圍內,Apollo Moon預計年內將在北京相關示范區域率先開展落地運營。
另一方面,搭載華為鴻蒙OS和華為高階自動駕駛ADS系統的極狐αS車型也即將進入交付階段。據極狐汽車副總裁王秋鳳透露,目前極狐αS車型訂單數量已超過1000輛。“我們現有的訂單今年肯定交付不完,說實話(能交付的)是小批量。目前總數不只一千個訂單,已經又漲了,我們很高興看到訂單持續增長,壓力大的是華為HI版的訂單超過了半數。”
對于極狐品牌接連與兩大科技公司聯手是否存在“重復建設”的疑問,代康偉向記者表示,極狐與華為的合作是共同深耕普通消費者To C領域的全棧解決方案,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的高階自動駕駛為解放消費者雙腳、雙眼、雙手提供了可能。而與百度發布的共享無人駕駛車則更多針對To B領域,可以解決某種商業場景痛點。無論是與華為的合作還是百度的合作,都能夠為品牌和用戶賦能。
兩個子品牌定位不同
對于北汽藍谷旗下兩個子品牌_北汽新能源和極狐,代康偉表示,兩個品牌定位有所不同。“極狐和BEIJING,兩個品牌服務的市場和消費者群體是有區別的。極狐更多來展示科技和產業的包容性,我們和很多跨界的伙伴積極探索,有很多有趣的話題,希望未來的車作為像手機一樣的終端帶來很多樂趣和場景。而BEIJING品牌則更多圍繞經濟型產品包括對公市場,圍繞網約車、換電出租車等,致力于讓消費者開到和油車差不多經濟效益的電動汽車。”代康偉表示。
但不可回避的是,目前北汽新能源和極狐品牌的銷量仍處于谷底。數據顯示,2021年5月汽車銷量排行中,極狐新推出的第二款量產車型αS售出231輛,于2020年10月上市的第一款量產車型αT的5月銷量為123輛,這一數字與造車新勢力熱門車型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對此,王秋鳳表示:“極狐品牌今年的重點不是銷量,作為一個新品牌的第一個完整自然年,今年的核心是品牌認知度,另外一個核心是產品認知度和美譽度。相對其他的造車新勢力來說,我們還要額外做一些工作,包括品牌、產品力、差異化的賣點和營銷,這些都是我們今年的核心工作。”
從此前已公布的產品規劃看,極狐將會保持每年1~2款全新車型的節奏,2023年底前將形成覆蓋從A+到B級車型的產品系列。同時,極狐方面表示,近兩年將陸續推出HUAWEI INSIDE車型,包括將于2022年亮相的N60AB-HBT PILOT版純電動SUV,以及將于2023年推出的N50AB純電動SUV和N51AB純電動轎車。
渠道建設方面,王秋鳳表示,截至今年5月6日極狐已正式開店35家,7月中旬達到60家,力爭年底增至100家,將包括傳統經銷商、集團合作及線上、線下新渠道模式。在其他營銷層面,極狐將開放更多觸點,與用戶、KOC、KOL進行各種運營,并開展更多跨界合作,加入到IP合作和破圈運營之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