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能源化工>正文內容
          • 低碳轉型向“優”向“新”綠色發展動能澎湃
          • 2025年08月20日來源:環球網

          提要:以發展“含綠量”提升增長“含金量”,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不斷厚植。當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清潔電力體系和清潔鋼鐵生產體系,96%以上煤電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浙江安吉余村的青山竹海間,游客絡繹不絕。這個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而聞名的村莊,去年接待游客122萬人次,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20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更是達到了7.4萬元。“我們真正嘗到了生態保護的甜頭。”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感慨道。

          8月15日是第三個“全國生態日”,也是“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這一科學論斷從浙江余村的生動實踐起步,如今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指引著美麗中國建設不斷邁出新步伐。

          長江之畔,湖北宜昌的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后,騰退的土地上建起了長江大保護教育基地和生態公園。“環境好了,新興產業也來了。”當地負責人介紹,近三年引進綠色產業項目投資超百億元。

          像宜昌這樣通過綠色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的地區并非個例。在浙江,全球首個“零碳”碼頭——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龍門吊全部電動化,光伏發電覆蓋倉庫屋頂;在河南鄭州,每50秒就能下線一臺新能源汽車,每3秒就能下線一支動力電池電芯,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帶動下,鄭州汽車年產量歷史性突破100萬輛大關……

          綠色轉型背后是政策持續發力。《關于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實施意見》《美麗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印發實施,美麗中國建設“1+1+N”實施體系不斷完善;《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編制工作指引》發布,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體系;多地推動建設“無廢城市”,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

          以發展“含綠量”提升增長“含金量”,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不斷厚植。當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清潔電力體系和清潔鋼鐵生產體系,96%以上煤電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國家林草局數據顯示,全國林下經濟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從事林下經濟生產的人數達到了3400多萬人,發展林下經濟年人均增收1萬多元,綠水青山正加速轉化為“金山銀山”。首批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在12個地區開展,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簽訂了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全國已建成572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240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綠色低碳發展仍面臨挑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

          “生態優先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走更高質量的發展之路。”業內專家強調,當前,我國正加快構建“1+N”政策體系,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保護者受益、使用者付費、破壞者賠償。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緣起于浙江、踐行于全國。”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撰文指出,新時代新征程,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