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賭徒”式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菲仕技術闖關科創板能否乘上行業東風?
- 2021年10月15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無論在我國還是歐美地區,新能源汽車的滲透已經成為政策推動下的必然趨勢,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未來的五到十年這個行業依然會保持它的高景氣度,不斷做大的蛋糕也令無數企業心馳神往,都前赴后繼地想分一杯羹,今年6月份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的寧波菲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菲仕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對2021年以來的投資風口進行排名,那么新能源汽車行業必定屬于那幾個“最亮的仔”之一。無論在我國還是歐美地區,新能源汽車的滲透已經成為政策推動下的必然趨勢,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未來的五到十年這個行業依然會保持它的高景氣度,不斷做大的蛋糕也令無數企業心馳神往,都前赴后繼地想分一杯羹,今年6月份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的寧波菲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菲仕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IPO前遭國資背景基金股權出清
菲仕技術主營高精高效稀土永磁同步電機、伺服和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和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2018年至2020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28億元、8.41億元、7.9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61.99萬元、3258.17萬元、3299.23萬元。公司主要有運動控制系統、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兩大類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工業伺服裝備、大型傳動裝備(風力發電、礦山裝備等)、高端數控機床和新能源汽車四大下游應用業務板塊。
公司在招股書中多次強調“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是重點拓展的新業務領域,未來將成為公司收入增量的重要來源,長期將實現業績的全面提升”,公司本次擬募資16.01億元,其中6.54億元將投入“年產25萬臺套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和動力總成項目”,占擬募資總金額的40.85%,在五個募投項目中居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菲仕技術雄心壯志地向A股資本市場發起沖擊前,原股東中國資背景的國投創新(北京)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創新)卻清倉式地轉讓了菲仕技術的股權。
記者通過愛企查查詢到,國投創新第一大股東為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7.22%,而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國務院國資委100%控股。2018年國投創新直接持有菲仕技術9.9%的股權,從2018年年底開始,國投創新分多次將其直接持有的股權轉讓;2021年6月25日,菲仕技術的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而在IPO前夕,國投創新于2021年3月將其所剩的400.8萬股股權出清,自此,國投創新不再直接持有菲仕技術股權,記者還觀察到,菲仕技術的董事王世海同時在國投創新兼任董事總經理,對于國投創新為何將直接持有的股權清倉,招股書中并沒有說明。
下重注押寶北汽,在新能源車領域的首次“豪賭”
招股書中,菲仕技術多次強調對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重視,會將該板塊作為公司日后的重點發展方向,主要產品是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但是,梳理其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可以發現,菲仕技術采用了一種“賭徒式”的擴張方式,屢次以近乎“Allin”新能源車相關業務的方式去尋求突破。
下重注押寶北汽就是菲仕技術的首次“豪賭”,然而,也正是北汽新能源銷量的快速萎縮使得菲仕技術的相關業務產生了極大波動。2018年至2020年,菲仕技術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的營收分別是4093.46萬元、2.27億元、8642.26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是6.58%、27.30%、11.15%,存在巨大波動,因為在這三年間,菲仕技術幾乎是將該業務“梭哈”北汽新能源一家客戶,同期,北汽新能源在菲仕技術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別高達84.19%、92.75%、71.15%。
2018年至2019年,北汽新能源可以說是如日中天,根據第一電動網、全國乘用車市場聯席會的數據,2018年北汽新能源在國內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以銷售15.84萬輛排名第一,2019年又以14.98萬輛銷量排名第二。2019年菲仕技術與北汽新能源的“共舞”達到極致,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收入躍升至2.27億元,同比增長454.10%,菲仕技術核心技術人員、新能源汽車事業部領軍人物秦興權也正是2019年9月入職,值得一提的是,秦興權在2006年8月至2013年5月,任職北汽福田工程研究院新能源技術中心控制系統集成部部長;2013年12月至2017年3月,擔任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控制系統集成部部長。
然而隨著2020年疫情的沖擊、特斯拉在中國擴張以及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北汽新能源的市場份額被快速侵占,當年僅銷售2.52萬臺,在國內純電動乘用車領域排名第11;2021年上半年更是銷售不足萬臺,排名跌出前20,隨著深度綁定的大客戶跌落神壇,菲仕技術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業績也是坐了“過山車”,在2020年僅收入8642.26萬元,同比下降61.9%;該業務毛利率也是從2018年、2019年的11.07%、12.87%驟降至4.2%;該業務產能利用率同樣從2019年的103.4%跳水到2020年的23.51%,可以說這標志著菲仕技術在新能源汽車的第一次豪賭遭受重創。
依舊“梭哈”,依舊“熱淚盈眶”
在下重注北汽新能源被重創后,菲仕技術依然未改“賭徒”心理,《關于寧波菲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復
》(以下簡稱:回復)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營收實現回升,達到4978.48萬元,環比2020年下半年增長108.07%。然而,這背后又是菲仕技術的另一次“梭哈”,只是這次的對象不再是北汽新能源,而換成了造車新勢力中的合眾汽車,其主力產品為哪吒汽車。從《回復》中可以看到,2021年上半年,合眾汽車成為菲仕技術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最大客戶,占菲仕技術該業務營收的比重高達83.79%,而北汽新能源的比重大幅降低至7.75%。又是熟悉的味道,但這次菲仕技術仍然沒有討到什么甜頭,可謂是依舊“梭哈”,依舊“熱淚盈眶”。
《回復》顯示,菲仕技術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業務依然虧損1429.29萬元,與2020年全年該業務的虧損金額相當,且菲仕技術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在2021年上半年只剩下0.83%,相較于2020年1.68%的市場份額幾乎腰斬,毛利率更是從2020年的4.20%進一步下降至0.15%,可見菲仕技術這次爭取新客戶的豪賭付出了較大的代價。
本次菲仕技術擬募資16.01億元,其中6.54億元將投入“年產25萬臺套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和動力總成項目”,然而2020年公司新能源電驅動系統及產品產能為6.80萬臺,產量為1.60萬臺,產能利用率為
23.51%。對于募資項目會不會造成產能過剩,上交所也提出了問詢。
菲仕技術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是每次都是選擇與一家客戶深度綁定的方式去尋求突破未免有些冒險,想要乘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東風,似乎只有穩扎穩打方能行穩致遠,菲仕技術能否在科創板順利“過關”,將持續關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