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冰雪產業由“熱”而“融”
- 2025年10月22日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提要:近日,2025國際冬季運動博覽會在北京石景山首鋼園舉行。來自奧地利、意大利、加拿大、芬蘭、斯洛文尼亞等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個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參展,20多場以冰雪文旅、冰雪名城、冰雪經濟、冰雪裝備產業等主題論壇……“十年再出發”的冬博會全面展示了中國冰雪產業熱度攀升、融合發展的成果,搭建起中國冰雪與世界的橋梁。
2016年,在中國成功申辦冬奧會和推動實現“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促進下,國際冬季運動博覽會應運而生。10年間,伴隨著中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發展,冬博會已成功整合全球冰雪資源,搭建國內外冰雪企業和品牌展示平臺、全球冰雪產業融合發展平臺和冰雪運動普及推廣平臺,有效助力全球冰雪事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2025國際冬季運動博覽會在北京石景山首鋼園舉行。來自奧地利、意大利、加拿大、芬蘭、斯洛文尼亞等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個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參展,20多場以冰雪文旅、冰雪名城、冰雪經濟、冰雪裝備產業等主題論壇……“十年再出發”的冬博會全面展示了中國冰雪產業熱度攀升、融合發展的成果,搭建起中國冰雪與世界的橋梁。
冰雪產業拓展為復合型經濟體
本屆冬博會上,亞洲數據集團、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休閑與旅游學院聯合發布《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報告顯示,中國冰雪產業規模從2015年的2700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9800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冰雪產業規模擴張的同時,冰雪消費也呈現快速提升趨勢。2024年—2025年冰雪季,中國居民參與冰雪運動及帶動消費規模超1875億元,同比增長超25%;全國滑雪場消費金額達786.13億元,滑雪場周邊2公里消費金額增長27.97%,對周邊零售、交通、餐飲等行業拉動作用明顯。
在國際奧委會名譽委員、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看來,中國冰雪的跨越式發展,根植于國家戰略的引領。從政策支持到技術應用,從裝備突破到人才培育,冰雪經濟已成為推動消費升級、促進區域發展、服務國家“雙循環”格局的重要力量。
北京冬奧申委原副秘書長兼體育部長、北京冬奧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趙英剛說,當前,中國冰雪產業實現了體系化布局,形成了從競技體育、群眾參與到裝備制造、文旅融合的完整生態。冰雪產業正由單一的競技體育拓展為復合型經濟體,“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科技”正在成為新的增長點。
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理事長霍建軍表示,2023—2024冰雪季,全國冰雪旅游接待游客超過4.3億人次,收入突破5200億元,形成了“東北冰、華北雪、西北天堂”的多元格局,其帶動效應正在向文化、體育、康養等領域延伸。
對于中國冰雪科技的發展,國際奧委會委員、速度滑冰奧運冠軍張虹說,自己親身經歷了中國冰雪從“追趕者”到“引領者”的歷程。“從最初穿著進口冰鞋參賽,到今天中國自主制造的冰鞋登上奧運最高領獎臺,科技的力量讓中國速度滑冰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她說。
為全球冰雪運動發展作出貢獻
2026年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從北京到米蘭,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和冬奧遺產的有效利用,為全球冰雪運動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意大利奧委會主席、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組委會主席喬瓦尼·馬拉戈表示,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2022年冬奧會留下了重要奧運遺產,讓年輕一代更貼近體育運動。“我們期待和歡迎中國運動員、觀眾、媒體以及所有希望一同分享這一盛事的人士,來到2026年冬奧會。”他說。
芬蘭駐華大使館參贊康洛林說,中芬兩國在冬季運動領域的合作十分緊密,從北京冬奧會的設施建設、教練培訓到賽后遺產利用,雙方合作完成了許多成功案例。冬季運動成為中芬兩國交流合作的紐帶。
多名國際體育組織負責人高度評價中國冰雪運動的可持續發展,表達了與中國深化合作、推廣項目、加強青少年培養的意愿。
國際滑雪和單板滑雪聯合會主席約翰·埃利亞施對中國高標準雪場設施的建設印象深刻。“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走上雪道,不僅推動了冰雪運動的普及,也讓整個亞洲在冬季運動版圖上占據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世界冰壺聯合會主席博·威林表示,北京冬奧會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和學校大力發展冰壺項目,中國國家隊的水平也在穩步提升,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和青少年培訓計劃,繼續幫助中國擴大冰壺人口,推動冰壺文化普及。
從“賽事熱”走向“消費熱”
本屆冬博會展覽總面積近2萬平方米,現場設置了冰雪裝備、冰雪經濟、冰雪旅游、冰雪賽事等多個展覽展示區域,搭建起冰雪產業國際交流與產業合作的重要平臺。
北京市石景山區委副書記、區長萬隆說,石景山作為北京冬奧會的重要承辦區,實現了從“首鋼爐火”到“冰雪圣火”、從工業“銹帶”到冰雪“秀帶”的華麗蛻變,逐步構建起“賽事引領、產業集聚、全民共享”的冰雪經濟生態體系。其中,在賽事經濟領域,首鋼滑雪大跳臺承接國際雪聯世界杯賽事,首鋼冰球館承辦亞洲女子冰球錦標賽,還通過“冰乒轉換”創新舉辦了WTT中國大滿貫。
意大利天冰集團亞洲區經理薩繆爾·文圖拉介紹,天冰集團目前占據全球約60%的造雪市場份額,連續為8屆冬奧會提供造雪系統。他表示,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冰雪裝備領域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區域之一,希望通過技術與合作,讓冰雪經濟更加環保、更具持續性。
中國冰雪產業正從“賽事熱”向“消費熱”轉型,室內雪場的普及成為帶動大眾冰雪消費的重要引擎。熱雪奇跡總裁路鵬表示,熱雪奇跡目前已在全國布局11家大型室內滑雪場,構建了貫通南北的冰雪休閑網絡;公司將在青少年教育、文旅融合和跨界合作等領域持續探索,讓冰雪運動成為全年可體驗的生活方式。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