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權轉讓“告吹” 良品鋪子面臨股權與業績雙重考驗
- 2025年10月22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近日,良品鋪子發布公告,宣告耗時3個月的控制權轉讓計劃正式終止。武漢國資旗下長江國貿未能如約入主,寧波漢意創始團隊仍為實控人。這場被市場寄予厚望的“自救”交易,最終因控股股東股權凍結等遺留問題而折戟,這家昔日的“高端零食第一股”面臨股權與業績的雙重考驗。
近日,良品鋪子(603719.SH)發布公告,宣告耗時3個月的控制權轉讓計劃正式終止。武漢國資旗下長江國貿未能如約入主,寧波漢意創始團隊仍為實控人。這場被市場寄予厚望的“自救”交易,最終因控股股東股權凍結等遺留問題而折戟,這家昔日的“高端零食第一股”面臨股權與業績的雙重考驗。
資本“聯姻”終止
7月10日晚,良品鋪子公告稱寧波漢意正籌劃控制權變更的重大事項。值得注意的是,當日發布公告前,公司股價就已提前漲停。當日晚間,上交所也向良品鋪子發出監管工作函,就公司重大事項披露前股價漲停一事明確監管要求,對象涵蓋上市公司、董監高、股東、控股股東及實控人、中介機構等。
7月18日,該公司正式披露協議細則,控股股東寧波漢意及一致行動人擬以每股12.42元的價格向武漢國資轉讓21%股份,若交易完成,長江國貿將成為良品鋪子的控股股東,良品鋪子實控人將變更為武漢市國資委。
同時,為推進交易,各方還將協議截止日延后30天至10月15日。
該公司在公告中曾明確表示,引入長江國貿是看中其產業協同性,能充分發揮長江國貿在供應鏈綜合服務、國際及國內貿易、現代倉儲物流等方面的資源優勢。
然而,由于寧波漢意與廣州輕工的訴訟糾紛未能解決,其股權凍結狀態未能解除,導致協議約定的“無權利瑕疵”條件未達成,交易最終告吹。
“一股兩賣”惹爭議
回溯上述糾紛事件的脈絡,2025年5月寧波漢意與廣州輕工簽署《協議書》,前者為化解自身債務,約定后者在盡職調查后有權受讓良品鋪子部分股份。協議中明確,截至2025年5月28日,廣州輕工對交易股份享有優先購買權。
然而,寧波漢意并未在約定時間內與廣州輕工簽署股權交易協議,而是在不足兩個月以后轉向與武漢國資簽約。
今年7月,廣州輕工對寧波漢意提起訴訟并申請財產保全,寧波漢意所持良品鋪子19.89%的股份因此被凍結。此外,除了要求寧波漢意繼續履行協議外,廣州輕工還要求寧波漢意按交易總價款日萬分之五計算持續違約金,截至7月31日,該項訴訟涉及金額已達10.23億元。
業績下滑 股東減持
記者注意到,良品鋪子控股股東轉讓控制權的背后,是公司業績承壓,經營形勢日益嚴峻。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71.59億元,同比下滑11.02%;歸母凈利潤為虧損4610萬元,同比下降125.57%,出現自2020年2月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
2025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延續頹勢,營收同比縮水27.2%至28.29億元;歸母凈利潤為虧損9455萬元,同比下降491.59%;扣非凈利潤暴跌1694%至-1.19億元;毛利率下滑至24.42%。
此外,良品鋪子線下門店出現明顯收縮趨勢。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公司門店數量共2445家,較年初減少259家;較2023年公司業績巔峰時期的3293家,減少848家。
良品鋪子在財報中表示,營收變動主要系公司2025年持續對產品進行優化和調整,部分產品的售價下調,且公司2025年持續優化門店結構,主動淘汰低效門店,導致門店數量下降;同時,受平臺流量下滑影響,公司線上營收下降,導致整體營收下滑。
此外,良品鋪子實施的全渠道降價保量、品類擴張等策略,均未能扭轉業績下滑的頹勢,而控股股東也試圖通過轉讓控制權實現債務出清。2024年5月,良品鋪子宣布了兩位重要股東“寧波漢意”和“達永有限”的減持。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