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平臺旅游代訂服務調查 灰色產業鏈暗藏多重風險
- 2025年09月24日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提要:近期,不少消費者為節省旅行開支,選擇在二手交易平臺購買低價代訂服務,用于預訂出境游的酒店、機票和景區門票。然而,這些標榜“比官網低50%”“內部渠道直訂”的服務看似極具性價比,實則背后隱藏著一條灰色產業鏈。
近期,不少消費者為節省旅行開支,選擇在二手交易平臺購買低價代訂服務,用于預訂出境游的酒店、機票和景區門票。然而,這些標榜“比官網低50%”“內部渠道直訂”的服務看似極具性價比,實則背后隱藏著一條灰色產業鏈。該產業鏈不僅涉及信用卡盜刷、會員積分違規轉讓等違法違規行為,更滲透至酒店、機票代訂等多個環節,給消費者帶來巨大風險。
低價誘惑背后藏陷阱
“原價2000多元的五星級酒店,通過代訂只需1000元出頭,能省下一半費用!”計劃外出旅游的北京消費者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在某二手交易平臺看到這樣的代訂服務時十分心動,但進一步咨詢后,發現對方要求提供護照、身份證等個人信息,且無法提供正規發票,這讓她心生疑慮,最終放棄了交易。
記者調查發現,在各大二手交易平臺和社交媒體上,此類旅游產品代訂服務并不少見。賣家多以“內部渠道”“會員折扣”“協議價格”等為宣傳點,聲稱能以市場價五至八折的價格代訂國內外高端酒店、熱門航班和景區門票。
然而,社交平臺上關于代訂服務的投訴屢見不鮮。有消費者反映,自己通過二手平臺下單代訂境外酒店,兩天后商家發來了酒店預訂單。然而在入住當天凌晨,商家卻突然通知需要更換酒店。到達原預訂酒店后,消費者才發現預訂單是假的。“商家頻繁要求換酒店,之后就一直失聯,耽誤了半天時間,也沒酒店可住。只能臨時重新預訂酒店,不僅耽誤時間,還比預訂時漲價近2000元。”該消費者表示。還有不少人在使用代訂服務后遭遇無法入住的情況。消費者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曾因代訂酒店被前臺拒住,酒店方面要求他證明自己是某企業員工,最終他只好當晚重新訂房,實際支出反而更高。
記者在社交媒體平臺了解到,不少人都曾因代訂服務遭遇訂單被取消、服務無法使用等情況。不僅限于酒店,景區門票、機票等也頻頻出現因代訂導致無法出行或入住的情況。更有消費者反映,在訂單結束2個月后,被酒店方面告知其預訂屬于盜刷行為,并被要求重新支付房費。
2024年4月,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了低價代訂酒店的合同詐騙案。祁某某通過某社交購物平臺發布幫他人代訂酒店的信息,虛構其有能力低價訂房,以先行收取房費的名義,誘導被害人向個人賬戶轉賬,先后騙取8名被害人錢款共計4.4萬余元。法院經審理認為,祁某某雖未與受害人簽訂書面合同,但其承諾可低價代訂酒店,雙方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證據已構成明確的口頭合同關系。祁某某在合同簽訂與履行過程中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
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刑事業務中心副主任安志軍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代訂服務主要存在以下風險,一是個人信息泄露及衍生法律風險。預訂過程中需提供個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轉賣或用于違法犯罪,將嚴重威脅個人信用與財產安全;二是可能面臨詐騙等刑事風險。
灰色鏈條有完整運作模式
安志軍表示,真實的代訂服務本質是一種雙向委托:一方面接受酒店、航空公司、景區等服務方的委托,代為銷售住宿服務、機票、景點門票等產品;另一方面接受消費者的委托代為預訂。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當前旅游代訂灰色產業鏈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運作模式。一方面,不法分子通過盜刷信用卡購買旅游產品,再以較低價格轉賣給消費者。一旦持卡人發現盜刷并向銀行申請拒付,相關預訂即被取消,導致消費者已經支付的費用打水漂,甚至可能在行程中突然被酒店拒絕入住。另一方面,部分代訂者通過非法手段獲取酒店集團高級會員賬號,或偽造材料冒用他人會員身份,利用積分兌換免費住宿或優惠權益,再低價轉賣給消費者。
此外,還有一種常見手法是“房販子”利用酒店預訂系統漏洞,通過虛擬信用卡大量占房再加價轉售。消費者入住時可能面臨嚴格審查甚至被拒絕入住的風險。
安志軍表示,若代訂者違反或超出服務商的授權提供代訂服務,顯然不被服務商允許,進而會取消對應服務或產品,可能導致消費者支付了費用但無法獲取對應服務及產品的情況。不僅耽誤時間,造成行程慌亂,追索財物等維權也會較為困難。由于代訂方多為個人或非正規機構,事發后往往難以追責,消費者維權成本高。
“盜刷信用卡是明顯違法行為,如果消費者明知或應知代訂方使用非法手段仍接受服務,可能被認定為共犯。即使不知情,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配合調查,證明自己的清白。”安志軍說。
亟待加強行業監管
“不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酒店集團都設有自己的會員體系,會員可以享受到額外的優惠權益,包括迎賓禮物、免費早餐、行政酒廊等,甚至可以用積分抵扣房費。酒店原本會為會員提供額外的福利與權益,但因為代訂行為,會員權益被倒賣,酒店并沒有服務到自己真正的忠實顧客,對酒店集團來說是很大的損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教授吳麗云說。
業內人士指出,代訂服務灰色產業鏈的存在不僅損害消費者權益還擾亂了市場秩序,給正規旅游企業造成損失。
隨著“十一”黃金周的到來,旅游市場持續升溫。專家建議,消費者在選擇旅游產品時應當優先考慮安全性而非單純追求低價,避免因小失大,讓愉快的旅行變成糟心的經歷。
安志軍表示,消費者為規避風險,最直接的就是不選擇代訂服務,從根本上杜絕上述法律風險。若確實需要代訂,也應該及時與酒店、航空公司、景點等服務提供商核實有關資質、服務的真實性、代訂產品的確定性等。同時,要保留與代訂服務提供者所有的溝通、支付記錄,以便出現爭議或法律風險時,有足夠的證據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作為提供服務的企業,同樣需要采取措施防范此類風險。”安志軍建議,企業應加強審核與監控,建立更嚴格的訂單審核機制,對異常預訂行為進行監控和核查,并在會員協議中明確禁止會員權益的轉讓和倒賣,利用技術手段識別和防范異常的積分兌換或預訂行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