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銀行做好“加減法” 普惠金融持續增量擴面
- 2025年04月25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隨著A股年報的披露,上市銀行2024年普惠金融答卷躍然紙上:一方面,金融機構在普惠金融供給端做“加法”,普惠金融覆蓋面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在融資成本上做“減法”,持續推動普惠貸款利率下降,充分彰顯“普”與“惠”的內涵。
普惠金融,一頭連著百姓生活,一頭連著發展大局。
2024年,是金融業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首個完整年度。隨著A股年報的披露,上市銀行2024年普惠金融答卷躍然紙上:一方面,金融機構在普惠金融供給端做“加法”,普惠金融覆蓋面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在融資成本上做“減法”,持續推動普惠貸款利率下降,充分彰顯“普”與“惠”的內涵。
上市銀行普惠金融發展態勢喜人
從年報披露的信息來看,上市銀行普惠金融發展態勢喜人。
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國有大行普惠金融發展蹄疾步穩。截至2024年末,農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為4.66萬億元(央行口徑),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3.23萬億元、增速達31.3%。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長也較快,同比增速均接近30%。建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為3.41萬億元,服務客戶336萬戶,較上年增加18.51萬戶。郵儲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客戶貸款總額比重超過18%,居國有大行前列。
股份行方面,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和中信銀行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名列前三,分別為8876.79億元、6627.18億元和5998.25億元。從增速來看,在已披露數據的股份行中,光大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以14.85%的同比增速表現亮眼。中信銀行普惠金融專業化體制機制持續完善,“中信易貸”產品貨架不斷豐富,全年服務小微企業超30萬戶,覆蓋近80%的國民經濟行業。
作為深耕當地的城、農商行,其普惠金融的觸角也在不斷下沉延伸。數據顯示,青島銀行、北京銀行的普惠金融貸款余額增速均超30%,在同類銀行中表現突出。農商行之中,渝農商行、常熟銀行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均超1000億元。
除了不斷提升服務覆蓋面,推動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也是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上市銀行在融資成本上積極做“減法”。例如,鄭州銀行披露,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當年發放利率為3.67%,較上年末下降76個基點。
科技賦能普惠金融提質增效
細讀上市公司年報可以發現,科技已經成為發展普惠金融的強勁推動力。其中,數字化是金融機構提升普惠金融效能的重要抓手。
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降低金融服務的成本和門檻,使更多人能夠享受到金融服務。數字技術與普惠金融的結合,催生出數字普惠金融這一新型模式,逐步拓寬傳統普惠金融的服務邊界。
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張曉峰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金融機構可借助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質效。數字技術通過降低獲客成本、提升服務效率,提高客戶滿意度,同時增強風險管理能力。從長遠發展看,金融機構可以將數字化轉型納入發展戰略并堅定貫徹實施。
多家上市銀行年報也充分彰顯“科技范”。例如,建設銀行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生物識別等技術,為普惠金融客戶打造了綜合化生態型服務平臺——“建行惠懂你”。截至2024年末,該平臺引流獲客效能持續提升。
浙商銀行在年報中介紹,該行全面推進普惠金融數字化、場景化轉型,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打造浙銀數字普惠品牌,創新推出綜合性數字化業務產品服務,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持續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金融支持。
隨著AI熱度的不斷攀升,部分銀行也在探索如何將AI應用于普惠金融領域。常熟銀行在年報中表示,該行秉持“科技讓普惠金融更有溫度”的理念,深耕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智能模型等領域的專業能力,構建起涵蓋基礎研究、場景開發、系統運維等的AI創新體系,推動AI在普惠金融服務領域落地實踐,為用戶帶來便捷化、個性化、智能化的極致產品體驗。
供需發力搭建銀企精準對接橋梁
長期以來,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是金融機構面臨的重要課題。
自去年10月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啟動以來,小微企業融資“梗阻”得以進一步打通。該項機制通過搭建起銀企精準對接的橋梁,從供需兩端發力,解決小微企業“喊渴”、銀行“喊難”的困境。
多家上市銀行也在年報中披露了相關工作的進展。農業銀行介紹,該行積極做實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組建工作專班,深入園區、社區、鄉村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截至2024年末,農業銀行累計走訪小微企業141萬戶,為87萬戶小微企業授信11235億元,為85.5萬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7041億元。
北京銀行透露,該行構建了專班機制統籌部署,圍繞“兩張清單”積極走訪企業需求,依托“四級專班”搭建區縣級銀政對接機制;建立“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的“日跟進、周通報、月排名”機制,全面摸排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上線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智拓平臺,為企業提供便捷融資服務;積極落實“應續盡續”“應免盡免”。
金融監管總局普惠金融司司長蔣平近日表示,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按照“保量、提質、穩價、優結構”的總體目標,繼續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做深做實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推動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引導金融機構精準對接,保持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力度,提升貸款質量,科學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優化貸款業務結構,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的支持力度,更好滿足守信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