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建交郵儲四大行公告定增預案
- 2025年03月31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首席專家曾剛認為,此輪增資的主要目標并不是短期的風險化解,而是聚焦于提升國有大行的中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與當年“雪中送炭”、化解風險的目的相比,此輪注資重點在于促進發展,期望通過夯實國有大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更好落實國家一攬子政策、強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合計募資不超5200億元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3月30日,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四家國有大行齊發公告,宣布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合計募集金額不超過5200億元(含本數),其中發行對象均包括財政部。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資本補充落地,將助力大型商業銀行緩解資本補充壓力、提升息差水平、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發揮好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金融穩定壓艙石的作用。
財政部出手
公告顯示,四家國有大行合計募資規模不超過5200億元。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的募資規模(含本數)分別為不超過1650億元、不超過1050億元、不超過1200億元、1300億元。上述銀行均在公告中表示,此次發行擬募集資金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
上述四家銀行股票的發行對象均包括財政部。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發行對象均僅有財政部。財政部擬以現金方式認購這兩家銀行發行的A股股票。
交通銀行發行對象為財政部、中國煙草和雙維投資,其中財政部擬認購金額為1124.2億元。郵儲銀行發行對象為財政部、中國移動集團及中國船舶集團。財政部是首次入股郵儲銀行,擬認購金額為1175.8億元;中國船舶集團是郵儲銀行H股上市時期的基石投資者,中國移動集團是繼2023年450億定增入股郵儲銀行后再次“加碼”持有。
市場對于國有大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已早有預期。2024年9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為鞏固提升大型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發展的能力,更好地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作用,經研究,國家計劃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將按照“統籌推進、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實施。
夯實基礎 促進發展
“此次注資是時隔15年來的新一輪注資。”中金公司分析師林英奇表示,具體來看,國有大行歷史上有三輪主要注資:1998年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向四大行注資2700億元;2003年至2007年財政部通過匯金公司向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分別注資并實現AH兩地上市;2010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通過配股補充資本;此后農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陸續通過IPO和定增等方式募資。
資本是金融機構經營的“本錢”,是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基礎和抵御風險的屏障。截至2024年末,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48%、14.1%、12.2%、11.42%、10.24%、9.56%,與2023年末相比均呈上升態勢。
“目前,推動經濟回升向好仍然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滿足實體經濟合理融資需求。銀行在加大信貸投放過程中,需要更多的資本金。”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隨著銀行利潤增速下降,通過內源利潤留存補充資本金空間縮小,更需要外源資本補充。國有大行在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補充國有大行資本金有助于更進一步提升其抗風險能力,更好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作用。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首席專家曾剛認為,此輪增資的主要目標并不是短期的風險化解,而是聚焦于提升國有大行的中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與當年“雪中送炭”、化解風險的目的相比,此輪注資重點在于促進發展,期望通過夯實國有大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更好落實國家一攬子政策、強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