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卡業務步入存量競爭階段 創新支付場景促消費
- 2025年03月05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隨著市場競爭環境變化,相關銀行根據自身經營發展狀況對信用卡業務進行調整。眼下,信用卡市場面臨的競爭不僅有銀行同業,還有支付寶花唄、京東白條等,并且非銀行機構的產品相對更加靈活,消費場景搭建得更多,客戶體驗更好,對銀行信用卡市場形成了較大的競爭壓力。若信用卡業務還繼續以老辦法招攬客戶,很難提高用戶辦卡積極性。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24年末,全國共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27億張,同比下降5.14%。與2022年末相比,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發卡量減少約1億張。
今年以來,多家銀行密集調整信用卡業務,有的關停旗下信用卡分中心,有的減少信用卡權益,信用卡業務掀起一波調整潮。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信用卡市場目前的供給總體相對飽和,并且信用卡貸款的不良率上升明顯。同時,銀行業經營面臨壓力,收入、利潤增幅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部分銀行取消信用卡消費積分等優惠,優化管理降本增效。
隨著市場競爭環境變化,相關銀行根據自身經營發展狀況對信用卡業務進行調整。眼下,信用卡市場面臨的競爭不僅有銀行同業,還有支付寶花唄、京東白條等,并且非銀行機構的產品相對更加靈活,消費場景搭建得更多,客戶體驗更好,對銀行信用卡市場形成了較大的競爭壓力。若信用卡業務還繼續以老辦法招攬客戶,很難提高用戶辦卡積極性。
為規范信用卡業務經營行為,提升信用卡服務質效,早在2022年,原銀保監會聯合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開展強化睡眠信用卡動態監測管理等行動。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認為,信用卡由過去的“跑馬圈地”步入現在的存量競爭階段,一些問題和難點仍然困擾行業發展。一是睡眠卡問題。銀行通過發行大量信用卡來擴大市場份額,但許多持卡人并未積極使用,導致這些卡片處于“睡眠”狀態。這不僅增加了銀行的管理成本,還可能影響銀行的信用卡業務質量。二是盡管銀行通過風控措施和信用評分來管理信用卡風險,但信用卡透支和逾期問題仍然普遍存在,銀行需要付出較大精力進行催收和風險控制。
推動信用卡高質量發展,向哪個方向突圍?專家表示,銀行應主動調整信用卡業務,進一步強化落實自身及相關合作機構的主體管理責任,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信用卡業務經營管理、日常發卡營銷行為、授信管理和風險管控、信用卡貸款資金流向、分期業務規范管理以及合作機構管理等細分領域不斷嚴格規范,綜合運用多元化處置手段提升清收效率,保障信用卡業務穩健發展。此外,在應對同業競爭方面,盡快調整金融產品種類,優化信用卡的申請、激活、管理等流程,增強活躍度和吸引力。
信用卡是促消費、擴內需的重要力量,也是銀行零售金融的“尖兵”。對銀行而言,在注意做好風險防控的同時,要進一步構建更多的消費場景。杜陽認為,創新支付場景有助于激發消費者的活躍度,更好地發揮信用卡促消費的作用。銀行可以與更多電商平臺、旅行社、餐飲娛樂等企業合作,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消費場景,推出更多專屬優惠和折扣,提升信用卡使用率,針對不同客戶開展差異化服務。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