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盟商用空調市場展現巨大潛力,中資品牌勢頭強勁
- 2025年06月11日來源:中國家電網
提要:近年來,東盟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商業建筑與基礎設施建設熱潮帶動商用空調需求攀升。東盟市場憑借其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成為中國家電企業全球化發展的關鍵市場。加之《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帶來的政策利好,為中國家電企業出海創造了有利條件。
近年來,東盟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商業建筑與基礎設施建設熱潮帶動商用空調需求攀升。東盟市場憑借其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成為中國家電企業全球化發展的關鍵市場。加之《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帶來的政策利好,為中國家電企業出海創造了有利條件。
記者從6月9日由北京見微睿行數據科技有限公司(AVI DATA)主辦的“出海π談”活動中獲悉,目前東盟商用空調市場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據AVI DATA 聯合創始人、首席產品官盛哲分析,東盟輕型商用空調市場占比高、零售業和制造業增速快,將為中資品牌帶來更多增長空間。中資品牌需加強渠道建設和市場滲透,提升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
以越南、泰國、印尼三個國家為例,AVI DATA發布的《越南商用空調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指出,越南商用空調市場延續高速增長態勢,2025年第一季度商用空調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3.9%,其中輕型商用空調占比達50%。大金以28.5%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日系企業以及越南本土品牌的競爭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刺激市場進一步增長。從區域視角來看,越南北部和南部市場的集中度高達88.3%,美的憑借中部省份產業園區的特殊政策實現市場突破,本土品牌在南部市場的滲透率得到顯著提升。制造業成為外資投資第一目標,商業地產行業規模保持增長,大部分餐飲&零售行業與中資匹配度較高,帶來諸多商業機會。
從市場數據來看,2025年第一季度泰國商用空調市場短期回調但保持穩定增長活力。產品結構呈現明顯輕型化特征,輕型商用空調品類以70.6%份額主導市場。從品牌格局來看,大金以 33.9% 的市占率領跑,中資品牌海爾以7.4%的份額位列第四。大型商用空調市場一季度市場小幅下滑,大金一家獨大占據市場65%份額。長期來看,城市化進程加速帶動公寓、寫字樓需求,公共服務領域的政府項目逐步落地,為水機和大型商用空調提供增量空間。開利、特靈等美資品牌在水機市場占據主導,中資品牌正通過性價比策略滲透下沉市場。
而印尼作為東盟規模最大的商用空調市場,2025年一季度商用空調市場規模同比增長7.2%,輕型商用空調市場為主導,具有較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其中大金以36.9%的市場占有率領先,開利、LG、格力、美的共同構成多元競爭格局。從行業和區域結構來看,商業地產以32.0%的份額位居首位,但地區分布呈現顯著的不平衡態勢。爪哇和巴厘地區以59.6%的份額成為市場核心,蘇門答臘等外島地區潛力待釋放。在品牌表現上,日資領跑輕型商用空調市場,美資在水機市場稱王稱霸;大型商用市場份額前三名分別為大金、LG、開利,中資品牌表現較弱;水機市場品牌集中度較高,格力和美的均躋身top7榜單。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2025年第一季度,以越南、泰國和印尼為代表的東盟商用空調市場展現出較強韌性,日資品牌領跑,中資品牌加速本土化布局,市場正處于結構性調整期。在東盟商用空調市場的激烈競爭中,面對日資品牌的強大的渠道管理能力和美資品牌的節能技術引領,中資品牌面臨本土化生產滯后、高端技術薄弱、渠道開發不足等挑戰。那么,中資品牌如何突破困局并抓住結構性增長機遇?
一方面,東盟各國政策正成為商用空調市場的關鍵變量。越南制造業外資持續流入,推動工業地產和廠房空調需求;泰國政府延遲預算批準疊加節能政策,預計下半年市場將回暖;印尼“全球海洋支點” 戰略帶動基礎設施建設,為大型商用空調提供增量。中資品牌應當精準把握東盟各國政策導向,激活結構性增長機遇。
同時,東盟市場技術升級趨勢顯著,多聯機的智能化、水機的節能化、分體機的小型化成為主流方向。日資品牌憑借專利布局維持高端市場優勢,美資品牌則以綠色技術標準構建壁壘。中資品牌需緊跟技術趨勢,聚焦各領域細分場景突破。通過技術場景化適配,可以在日資和美資主導的市場中開辟差異化賽道。
此外,渠道網絡的持續開發也是競爭力提升的核心。日資品牌以強大的渠道管理能力構建了競爭壁壘,而中資品牌當前渠道結構仍存在下沉市場覆蓋不足、渠道資源薄弱等問題。應當在下沉市場與高端市場同時發力,實現渠道體系全鏈條的立體化升級,在東盟市場構建更具韌性的市場滲透能力。
綜合來看,東盟商用空調市場增長機遇與挑戰并存。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加深與產業升級的持續推進,使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加速釋放,為中資品牌注入了市場競爭的新動能,市場格局或將迎來深度重構。那些能夠通過深耕渠道、加強本地化生產、提升技術適配能力鞏固優勢的品牌,將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嶄露頭角。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