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互聯網>正文內容
          • 即時零售收入同比增12% 阿里猛攻本地生活
          • 2025年09月01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近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6財年第一季度(即自然年2025年二季度)財報,首次重新劃分業務歸屬,更為聚焦電商和云業務。與此同時,得益于餓了么、飛豬等資源整合以及會員打通,阿里即時零售收入同比增超一成,有效帶動用戶活躍和廣告收入。

          本地生活市場重量級玩家公布了成績單。近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6財年第一季度(即自然年2025年二季度)財報,首次重新劃分業務歸屬,更為聚焦電商和云業務。與此同時,得益于餓了么、飛豬等資源整合以及會員打通,阿里即時零售收入同比增超一成,有效帶動用戶活躍和廣告收入。

          毫無疑問,這場關乎金錢和速度的即時零售之戰,阿里、京東和美團均不愿落后于人。

          公告截圖

          重劃業務歸屬

          2026財年第一季度,阿里在財報中首次將業務歸屬進行了重新劃分。中國電商集團、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云智能集團被保留,而曾經單獨列出的菜鳥、虎鯨文娛等業務被納入“所有其他”類目中,不再呈現詳細的收入等數據。

          從具體業務板塊來看,2026財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商集團營收實現1400.7億元,同比增長10%,重回雙位數增長。其中,阿里首次列出了即時零售收入,為147.8億元,同比上漲12%。據了解,在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宣布餓了么、飛豬加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

          不僅如此,得益于2024年9月新增的基礎軟件服務費,以及“全站推廣”提升了滲透率,阿里的客戶管理收入同比增長10%至892.5億元。88VIP會員同樣雙位數增長,超過5300萬。

          國際業務和云業務在財報期內同樣增幅較大。財報期內,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收入為347.4億元,同比增長19%。同時,經調整EBITA虧損從去年的37億元縮窄98%至5900萬元。阿里認為,主要因國際業務聚焦于重點地區,并持續專注于運營效率。由于物流優化和投入效率提升,速賣通Choice業務單位經濟效益持續改善。

          云智能集團業務收入在2026財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26%,為三年新高,收入達334億元。這一增長勢頭主要因阿里公共云業務收入增長所帶動,其中包括AI相關產品采用量的提升。

          對于包括盒馬、菜鳥、阿里健康等“所有其他”業務,其收入和虧損有所承壓。由于處理高鑫零售、銀泰業務以及菜鳥收入下降影響,“所有其他”業務收入為586億元,同比下滑28%。經調整EBITA虧損同比擴大31%至14億元。

          整體來看,集團營收實現2476.52億元,同比增長2%;凈利潤為423.82億元,同比增長76%。

          加大投入換增長

          阿里國內電商能實現明顯增長,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整合了餓了么、飛豬資源,強化了業務協同,在會員融合上打通了餓了么、飛豬、盒馬等會員權益。當然,為了與美團、京東搶食本地生活市場,阿里也砸下百億元與對手抗衡。

          今年4月,淘寶將“小時達”業務升級為“淘寶閃購”。到了7月,淘寶閃購以500億元補貼用于用戶和商家。巨額投入體現在阿里的財報中。2026財年第一季度,阿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06.72億元,同比下降39%。經調整EBITA也因淘寶閃購等投入同比下滑14%至388.44億元。與此同時,阿里的銷售和市場費用也增幅明顯,占收入比例從去年同期的13.4%上升至 21.5%,為531.8億元。

          為了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電商巨頭在今年二季度發狠砸錢。美團財報顯示,二季度美團經營利潤為2.26億元,同比下滑98%;經調整凈利潤約為14.93億元,同比下降89%。盡管美團的核心本地商業的收入同比增長7.7%至653億元,但經營溢利同比下降75.6%至37億元。

          京東也付出了代價。在二季度,京東歸屬于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62億元,同比下滑50.8%。

          然而,在電商巨頭眼中,大幅投入是有必要的。針對投資人的疑問,在近日財報電話會上,阿里巴巴中國電商事業群CEO蔣凡表示,閃購與電商業務產生了協同效應,拉動電商增長。他認為,閃購拉動手淘8月DAU(日活躍用戶量)增長20%,流量上漲帶來了廣告和CMR(客戶管理收入)上漲,并提升用戶活躍度,起到拉新與減少流失作用,為平臺降低了相關費用的投入。

          此前,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也提及,京東外賣與電商有40%的交叉銷售。據了解,今年二季度,外賣業務也為京東帶來了更多的年輕用戶,京東PLUS會員的購買頻次同比增長超過50%。類似的,基于淘寶閃購和會員權益打通,阿里中國電商集團的月度活躍消費者和日訂單量持續創新高,8月整體即時零售月度活躍買家數達3億,周日均訂單8000萬。

          很顯然,對于阿里、京東這類綜合電商而言,即時零售不僅能以高頻消費撬動低頻,抵御美團閃購對電商業務的侵蝕,還能帶動遠場電商大盤的消費活躍,獲得更多非餐商家的廣告投入。在這場金錢與速度的較量中,所獲得的回報值得企業為此大幅投入。“綜合來看,我們預計在未來三年內,閃購和即時零售為平臺帶來1萬億元的交易增量。”蔣凡說道。

          而對于美團來說,本地生活是必須死守的防線。在近期的財報會議上,美團CFO陳少暉表示,美團將在保持外賣規模優勢的基礎上增加補貼,來確保價格競爭力和穩定的履約體驗。由此可見,美團管理層更為看重市場份額的優勢地位。

          業務全面對壘

          眼下,阿里、美團和京東在本地生活戰場形成了三軍對壘之勢。無論是線下折扣業態,還是外賣、酒旅等業務,三者爭相跑馬圈地。京東以0傭金、為騎手買社保等措施一舉切入外賣市場,攪動固有格局,阿里更是以淘寶閃購逼近美團腹地。緊接著,美團以快樂猴折扣超市死咬盒馬NB業態,京東拿出折扣超市繞道盤踞下沉市場。

          “即時零售主要圍繞用戶、商家和運力三個戰場展開。”百聯咨詢創始人、零售電商行業專家莊帥表示,在用戶端,競爭已從用戶增長的“增量博弈”轉變為挖掘現有用戶價值的“存量博弈”,旨在提升黏性與消費份額;在商家端,從飽和的線上實物商家轉向海量線下本地生活服務商家;運力端,對騎手資源的爭奪成為這場戰爭獨有且最艱難的一環,它考驗的不僅是資本實力,更是平臺構建訂單生態的綜合能力。

          蔣凡指出,過去四個月,平臺投入了很大規模的市場費用,帶來了大量的新用戶,但新用戶在獲取階段一定會需要更高的投入。隨著老客比例的快速提升,平臺UE(單位經濟模型)會隨著用戶結構而優化。

          “下一階段我們會持續推動高價值訂單占比的提升,消費者高客單價的正餐訂單以及零售訂單的占比都在提升。”蔣凡還提及,前期訂單規模激增四倍的過程中,平臺首要任務是保證用戶體驗,因為短期運力嚴重不足,7、8月對運力進行額外的大規模投資。隨著后續平臺的訂單規模相對穩定之后,平臺物流成本會顯著下降。“我們預計在保持消費者當前優惠投入的情況下,UE虧損可以縮減一半。”

          顯而易見,針對本地生活賽道的比拼將成為一場持久戰役。莊帥認為,中國市場足夠大,特別是在零售業領域,市場變化具有很強的不可預見性,這場競爭最終不會形成各平臺占據固定份額的穩定格局。因此,阿里、美團和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競爭,最終會通過差異化定位找到各自的市場空間,但這種格局會保持動態平衡而非固定分配。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