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行業穩增長方案出臺 2026年營收破10萬億
- 2025年09月30日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機械行業是工業經濟“壓艙石”,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載體。當前,機械行業面臨著外部沖擊影響加大、國內需求不足、非理性競爭加劇等問題,行業穩定運行面臨著挑戰。亟需總結上一輪穩增長工作經驗,啟動實施新一輪穩增長工作,推動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支撐工業經濟穩定運行。
繼電力裝備、石化化工、輕工業、汽車、建材等行業穩增長方案發布后,機械行業穩增長方案也新鮮出爐。
9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印發《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稱《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力爭機械行業營業收入平均增速達到3.5%左右,到2026年營業收入突破10萬億元,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等目標。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機械行業是工業經濟“壓艙石”,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載體。當前,機械行業面臨著外部沖擊影響加大、國內需求不足、非理性競爭加劇等問題,行業穩定運行面臨著挑戰。亟需總結上一輪穩增長工作經驗,啟動實施新一輪穩增長工作,推動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支撐工業經濟穩定運行。
具體來看,《工作方案》從供需兩側協同發力,提出了3方面14項重點任務。
在擴大有效需求方面,《工作方案》提出,一方面,深挖存量市場潛力,包括加大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實施力度,加快推進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性低的老舊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推動智能制造裝備在汽車、電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軌道交通、清潔能源、農業、建筑、采掘領域規模化應用等;另一方面,要培育壯大新需求,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智慧旅游等新經濟新業態。
在提升優質裝備供給能力方面,《工作方案》表明,要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推進實施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系統,加強通用大模型和機械行業大模型研發;強化標準引領作用,實施標準提升引領機械行業優化升級行動等。
機械行業也是近年來“內卷”競爭相對突出的行業,因此《工作方案》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其中,首要任務是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規范地方經濟促進行為、招商引資行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同時,相關部門將著力整治機械行業非理性競爭,引導行業協會商會等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
為確保《工作方案》順利實施,六部門還提出了3項保障措施,包括強化部門協同、央地聯動、同向發力,鼓勵地方研究出臺配套支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實好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綜合成本和稅費負擔。加大金融等支持力度,鼓勵裝備企業開展技術創新、設備更新;建立機械行業運行風險預警機制,加強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運行監測,及時協調解決影響行業穩定運行的問題等。
業內人士分析,《工作方案》的發布,將為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明確方向和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動機械行業在未來兩年實現穩健增長,為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