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高端制造>正文內容
          • 財經觀察:制造業持續向高向智向綠
          • 2025年05月22日來源:人民網

          提要:數據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14.9%、13.6%;3D打印設備、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60.7%、29.5%。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工業經濟延續向好向優發展態勢,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持續推進。

          強化自主創新 制造業向“高”攀升

          一片厚度僅0.55毫米、摸上去薄如蟬翼的透明玻璃,每平方毫米面積卻能承壓743公斤。

          重慶鑫景特種玻璃有限公司通過自主攻關,實現了高端特種玻璃量產化,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月16日,我國自主研制的超大直徑盾構機“中鐵1459號”在鄭州下線,這臺開挖直徑達15.7米的“地下巨無霸”將應用于澳大利亞西部港灣項目。

          20多年前,我國還沒有自己的盾構機。如今,全球每10臺盾構機就有7臺“中國造”。

          不斷加強技術研發,持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中國制造業正在向全球價值鏈上游攀升——

          數據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14.9%、13.6%;3D打印設備、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60.7%、29.5%。

          “科技創新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拉美社刊近期發文稱,中國已加強各項行動,加快向現代工業體系轉型,創新將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

          加速科技賦能 制造業向“智”而行

          在山東鄒城珞石智能制造產業園,一臺搭載力覺與視覺傳感器的協作機器人正精準演示電腦USB接口裝配。機械臂在插接過程中實時感知接觸力,動態調整角度與力度,展現出“斜觸修正”“二次對位”等擬人化操作。

          底層控制技術與AI的深度融合是該協作機器人智能升級的關鍵。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以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成為我國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關鍵領域。制造業智能化發展成效明顯——

          數據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0%,其中,智能設備制造行業增加值增長20.2%;服務器受大模型帶動訂單激增,產量實現近2倍增長,機器人減速器、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81.0%、51.5%。

          科技賦能,還體現在生產增效——

          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共覆蓋超過80%的制造業行業大類。

          “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已成為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核心技術路徑。”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周濟表示,“到2035年,我國各類產品和裝備將實現從‘數字一代’向‘智能網聯一代’的轉型升級。”

          擦亮發展底色 制造業向“綠”而興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加速綠色轉型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正以綠色發展為引擎,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強勁競爭力。

          近年來,搭乘中國品牌電動巴士出行的拉美國家民眾越來越多。據估計,拉美國家目前有6000多輛電動巴士運行,包括比亞迪、宇通客車、中通客車、北汽福田等多個中國品牌。

          4月份,“新三樣”相關產品表現亮眼——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38.9%、61.8%、33.4%。

          光伏、光熱、氫能、儲能等企業加速生產,藍色光伏板和風力發電機源源不斷地生產綠電,輸送到各家企業……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企業綠電使用比例接近70%,成為制造業綠色轉型的生動縮影。

          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新型工業化的必由之路。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將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優化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新培育一批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探索推進零碳工廠、零碳工業園區建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