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灣芯展勾勒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芯”畫卷
- 2025年10月18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在半導體材料方面,江豐電子展示了3納米及5納米工藝所用的靶材,包括鈦靶、鋁靶、鈷靶及電鍍陽極等金屬材料。江豐電子半導體事業部蔣劍勇告訴記者,除靶材成品外,江豐電子的金屬原材料也基于自有技術,實現全產業鏈閉環,無須依賴海外進口。
10月17日,為期三天的2025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下稱“灣芯展”)落下帷幕。本屆灣芯展共接納超11.23萬名觀眾,吸引了673家企業參展,覆蓋半導體行業全產業鏈。同時,展區面積超6萬平方米,較首屆灣芯展拓展了2萬平方米。
本屆展會不僅展現了中國的“芯”實力,更凸顯了“芯”生態的初步成形起勢。20余場新品發布會集中展示了從材料、設備到核心芯片的最新成果;30余場論壇及供需對接會成功舉辦,將半導體產業的“生態”建設串點成線,勾勒出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創新、協同發展的“芯”畫卷。
“硬核”突破
本屆展會上的“明星”產品便是新凱來子公司萬里眼發布的90GHz超高速示波器。萬里眼CEO劉桑在發布會上表示,該產品打破了西方《瓦森納協定》長達30年的技術封鎖,將國產示波器性能提升至原有水平的500%。
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這款設備是能為芯片從前端IP開發到制造應用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檢測的工具,可以實現3納米至5納米芯片的高速接口測試,突破了該領域長期以來的性能瓶頸。
啟云方在本屆灣芯展期間發布了兩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電子工程EDA設計軟件。記者了解到,該EDA設計軟件的產品性能較行業標桿提升30%,產品硬件開發周期可縮短40%,填補了國產高端電子設計工業軟件的技術空白。
啟云方電子工程EDA事業部總裁袁夷告訴記者:“在電子EDA領域,也就是在原理圖和PCB設計領域,啟云方可以完全做到從國外主流工具過渡到國產平臺的無縫切換。”
展會期間,方正微電子帶來了動力總成系統,該系統應用了第三代半導體芯片這一突破性成果。據悉,該芯片相比第二代半導體能降低70%以上的損耗、縮減三分之一的體積。
方正微電子副總裁彭建華告訴記者:“兩年前,我國車規領域的核心芯片99%需要依賴國際廠商。”當前,方正微電子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取得突破,從芯片設計、制造到產品性能、可靠性、成本控制等方面,公司已與國際一線廠商并駕齊驅,部分指標甚至實現領先。
“我國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領域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器件性能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隨著應用的逐步推廣,第三代半導體全產業鏈有望躋身國際先進水平。”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聯盟產業分析師林浩葵告訴記者。
“鏈”接未來
材料、EDA、設備、晶圓制造……從不同參展企業展示的“單點”技術突破可以窺見,中國半導體產業鏈正在推進“強鏈補鏈”的進程,產業鏈上各環節協同發展,共創完整生態。
在半導體材料方面,江豐電子展示了3納米及5納米工藝所用的靶材,包括鈦靶、鋁靶、鈷靶及電鍍陽極等金屬材料。江豐電子半導體事業部蔣劍勇告訴記者,除靶材成品外,江豐電子的金屬原材料也基于自有技術,實現全產業鏈閉環,無須依賴海外進口。
在晶圓制造環節,華潤微電子呈現了晶圓制造中間環節的關鍵工藝。“我們擁有6英寸、8英寸及12英寸三類晶圓制造產線,未來將為MCU(微控制單元)等產品提供全流程服務,并在聲、光、電、磁、力、基因檢測等特色工藝上有所布局。”華潤微電子事業部市場總監楊濤介紹道,作為集成設備制造商(IDM)的華潤微電子已具備IP設計、掩模制造、晶圓制造與測試、芯片封裝與測試的全產業鏈的服務能力。
產業鏈的協同發展也引發了業界對生態建設的積極展望。劉桑告訴記者,他在本次展會上感受到了產業界對行業生態建設的高度關注。“在與客戶及合作伙伴的交流中,我們看到了先進工藝、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等環節也在同步發展。我相信,整個行業只要保持持續投入和發展定力,產業鏈必將持續壯大。”
劉桑告訴記者,眾多科研工作者在展會期間主動接洽,愿給萬里眼提供更多應用支持與合作機會,“這種面對面交流有助于構建產業生態,共同提升產業鏈的韌性和競爭力”。
展會所呈現的向心力和發展勢頭,從展位預定情況中可見一斑。記者了解到,本屆展會期間,2026年展會展位預定對接工作已啟動,目前2026年展位已基本預訂完畢。
展望未來,開放合作仍是生態共創的關鍵詞。深芯盟執行秘書長張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本屆展會吸引了包括匈牙利、日本廠商在內的國際企業參與,灣芯展將繼續秉持開放辦展理念,打通國內國際展區,促進半導體產業生態的全球共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